仇华吉: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的五大难点和八大“痛点”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李峙贤
“生物安全是科学和实践,不是迷信和赌博;做好生物安全,没有疫苗同样能把猪养好!”5月16日,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2021第二届中国畜牧业生物安全大会上,广东瑞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特别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为大家分享非瘟防控的痛点与应对之道。
生物安全防控的五大难点亟待破解
正确认知和化解生物安全的四大误区、八大痛点
仇华吉表示,当前猪场防非普遍面临八大“痛点”:
1. 团队不稳定,人才留不住;
2. 步骤太繁琐,执行不到位;
3. 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
4. 无效消毒多,交叉污染重;
5. 物资进场频,处理不充分;
6. 效果难评估,好坏靠感觉;
7. 拔牙不及时,病毒已扩散;
8. 毒株太复杂,弱毒难处理。
对此,仇华吉认为,可通过“人性化、简单化、流程化、精准化、批量化、实证化、关口前移和体系升级”相应对策来解决。
“野疫苗毒”更难防控,没有疫苗也可以养好猪
当前,很多猪场感受到非洲猪瘟防控难度提升,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野疫苗毒”的出现。仇华吉认为,野疫苗毒防控的主要难点有:1. 症状不明显、不典型、难察觉;2. 样品中病毒含量低难检测,建议采用全面检测+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3. 病毒难以分离;4. 病毒往往在发现之前已经扩散,导致难以通过拔牙的方式清除;5. 病毒进入猪场的环节多,导致难复盘,重点是引种的过程。
对此,仇华吉建议,猪场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包括管控源头、强化生物安全、优化检测、果断处置、提升猪群耐受性和感染阈值等方案。对于种猪,仇华吉建议,做好病原核酸和抗体的监测,同时及时淘汰阳性猪;对于育肥猪,则要注意提升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时淘汰病死猪。
对于大家关注的非洲猪瘟疫苗,仇华吉认为,弱毒疫苗主要存在安全性(尤其是对母猪)和有效性(尤其是保护期)的局限性,同时受制于需要原代细胞培养的局限性,规模化生产也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仍不能确定疫苗何时能问世。没有疫苗就不能养猪吗?养猪人可以通过生物安全和综合防控,没有疫苗也完全能把猪养好。
把猪养好仍有盈利空间,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和福利化是未来趋势
行情无法掌控,养猪人能把握的只有栏里的猪群。当前猪价逐步走低,不少养猪人感到迷茫,仇华吉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 春节过后肉类消费疲软,猪肉产能相对过剩;2. 各地产能不断回升,随着防非复产工作的推进,母猪和生猪存栏均有提升;3. 行业内偏向养大猪,市场上实际的猪肉产能高于出栏量的预计表现;4. 仍然存在恐慌性抛售行为。“猪价有可能会回到12元/斤左右,这个价位对于ZF、养猪人和消费者而言可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仇华吉分析,认为下半年猪价仍然有回升的空间,只要把猪养好,仍然会有不错的盈利空间。
养猪业不能局限于眼前的非瘟,也应该有更广大的视野和目标。仇华吉认为,“产业安全、猪肉好吃、生态农场和富饶美丽的乡村”应当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和福利化养殖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养殖强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