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拔牙为何越拔越多,非瘟防控重点在哪?吴志君、王金勇、游武进等专家这样说….

猪病防治猪场拔牙为何越拔越多,非瘟防控重点在哪?吴志君、王金勇、游武进等专家这样说….已关闭评论

降低霉菌毒素威胁,探寻非瘟防控策略,百奥明助力猪业健康发展

《农财宝典》新牧网 

见习记者 李宗林 统筹 王文强

金猪时代,如何把猪养好是这个时代的热点话题,警惕非瘟等疫病传播的同时,饲料及其原料的质量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2021年4月10日-11日,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明”)主办,中山市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广东规模化猪场“霉菌毒素&非瘟防控”高峰论坛于广州盛大举办,大会现场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分享前沿知识,探寻新形势下非瘟防控重点,降低场内霉菌毒素风险提升养殖效益,协助养户稳步生产,拥抱春暖花开。

 

百奥明中国总经理安纲首先对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在XG、非瘟等重重压力下相聚于此实属不易,而广东与百奥明也颇有渊源,作为国内最早使用百奥明脱毒剂的省份,目前也是百奥明脱毒剂使用最广泛的地方。回顾百奥明38年的发展历程,安纲表示,百奥明始终专注霉菌毒素及动物肠道健康,目前产品及服务遍及世界130个GJ,希望未来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扩大全球影响力。

 

三大霉菌毒素困扰中国猪业,优质产品需配合科学方案

百奥明专注霉菌毒素处理已达35年之久,百奥明中国猪板块销售总监王金勇博士向观众们分享,当前国内猪料主要毒素可分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其中部分区域肥育猪料还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不同地区玉米造出的饲料毒素差异巨大,防控重点也有所不同。王金勇总结,猪料霉菌毒素污染最主要特点为呕吐毒素为核心,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协同,毒素协同放大了中低霉菌毒素的危害。

 

以消化免疫为起点,在繁殖和重大疫病放大下,猪只出现症状表现,而伴随的免疫抑制、生产性能降低等问题往往被养户忽视。王金勇提醒养殖户,在2-3种霉菌毒素共存与协同的情况下,中等风险的霉菌毒素就可以损伤猪只健康与生产性能,轻则要钱,遇到非瘟拔牙情况更是大幅加剧误判淘汰损失。

 

根据猪群表现来发现霉菌毒素问题,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风险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段。脱毒剂的选择对霉菌毒素要有针对性,而用量多少就需参考毒素水平与脱毒剂处理毒素的量效表现决定。王金勇强调“分清问题主次把问题看对,我们的防控努力才不会白费。”

 

大会现场,百奥明全球产品经理Bettina通过直播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为大家讲解霉菌毒素在国内的现状以及解决方案。从2004年开始,百奥明就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霉菌毒素测试,至今已收集了2万多个样品检测,2019年百奥明也发布了霉菌毒素的综合检测报告。

 

根据报告Bettina指出,中国主要受到“伏马毒素、呕吐毒素、赤霉烯酮毒素”三类霉菌毒素困扰。其中96%的样品内检测出伏马毒素,超过60%的样品中伏马毒素已经超过了安全限制,会对动物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呕吐毒素检出率也达到了惊人的91%,超出中等风险水平的样品数达到84%以上。并且97%以上的样品中含有不止一种毒素存在,当两种毒素在饲料中同时出现时,彼此会产生叠加效应,对动物产生额外伤害。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存在无法避免,而针对已被污染的饲料,百奥明控制霉菌毒素也有相应的方案,百奥明的产品效果主要体现在“吸附、生物降解、生物保护”三方面。“百霉清”获得了欧盟的权威认证,明确了霉菌毒素污染规律和能够达到的功效,能有效酶解玉米赤霉烯酮,高效吸附伏马毒素和内毒素。

 

何为霉菌毒素?百奥明罗马实验室高级技术经理王亮向观众解释,霉菌毒素就是由霉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基于其耐高温、耐持久、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等特点,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及饲料加工企业。

 

霉菌毒素污染非常普遍,污染作物类别非常多,并且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别,同一样品的多种毒素污染非常普遍。针对其污染特点,找到高效、适用性强,并满足多种毒素检测需求的检测方法,已成为企业客观的监控需求。

 

王亮表示,霉菌毒素危害的风险控制可以通过HACCP管理理念来实现,其中包括危害风险分析、过程关键控制点的设置与监控、以及最终的有效应对措施。同时结合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对目前检测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检测误差进行分析,强调了取样环节在霉菌毒素检测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水基提取的霉菌毒素检测方法将是未来霉菌毒素快检技术的发展方向。

 

优质酸化剂可提升拔牙效率,找到重点逐级落实防非体系

 

集团拔牙与单场拔牙,是完全不同的运作思路,而非瘟进场拔牙能否成功,王金勇表示,首先需要考虑放大传播的因素,预判结果,再决定拔牙方案。拔牙期间的管理方案、细节管控需要格外注意。养殖户切忌人云亦云,拔牙工作没有过多的试错机会,同时叠加多种方案,往往结果事与愿违,经过实践验证某套方案有效后,要坚定践行一套方案,配合足够的执行力才能成功。

 

生物安全是防控的最重要手段,场外舍外是第一道防线,而病毒一旦突破防线进入猪群开始循坏,此时如不及时阻断群内传播,拔牙将难以成功。而非瘟病毒通过水传播最快,防控非瘟需先从水下手,阻断从饮水与饲料首次进入猪群,只有切断传播途径才能实现高效拔牙。

 

酸化剂抑杀病毒过分强调PH值是伪命题,单独的PH<4只是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但不完全具备杀灭非瘟病毒的效果,百优酸中透化剂是杀灭非瘟病毒的核心,透化剂破坏非瘟囊膜,协助酸分子进入病毒内部、配合次氯酸钠杀灭病毒,快速抑杀非瘟病毒,是百优酸整体成功防非的关键。

 

现阶段酸化剂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但不同的酸化剂杀灭病毒的时间也是有差异的,能否快速杀灭非瘟病毒直接决定了拔牙效果的好坏。为何许多猪场拔牙越拔越多?原因就在于多数猪场拔牙往往是根据症状拔牙,并且没有相应的辅助拔牙措施。

 

百奥明中国猪板块技术经理游武进提醒养户,采样工作对于非瘟防控重要。科学精准的检测关系到很多方面,试剂盒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重要。采样一定要在喂料前操作,同时选择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检测准确性,可选择20cm的大棉签头采样,这样还能够避免交叉感染问题,谨慎选择混样检测,建议最多三个样本,同时三头猪的唾液样本棉签必须放在一个EP管内。

 

非瘟病毒非常狡猾,当养户能通过观察发现非瘟临床症状时,猪只往往已经排毒2-3天,病毒已经感染了其他猪只。所以当猪场根据症状拔牙时,应需添加能够快速杀灭非瘟病毒的酸化剂。当发病栏位的病毒气溶胶飘到正常栏位的水嘴、料槽时,经过酸化剂处理,病毒很大程度会被杀灭,就能有效降低正常猪只通过饮水、采食而感染的几率。

 

三元母猪种用在特殊时期确实为猪业保供稳产起到帮助,但因其生产效率较低已逐渐被淘汰。帝斯曼猪类总畜牧师谢建安指出,现阶段主流种群以二元回交居多,二元回交母猪与二元母猪生产性能比较差别不大,具备保证安全、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快速扩繁母猪群等优势。但猪场也需注意,需定期更换原有二元母猪,并且公猪一定不能近亲杂交,近交退化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针对非瘟消毒方法对饲料营养的影响,当前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此帝斯曼推出“鹊桥”项目,通过第三方加工模式协助代工厂评估与管理,标识有效含量、订制核心料使得全价料配方与生长需求相匹配,保障饲料的安全、稳定、便捷。

 

非瘟发生后,猪群应激问题愈发严峻,其中氧化应激极大影响免疫能力,应激状态下能量和蛋白利用率下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视猪群状况,按照阶段调整蛋白水平,也可以通过投料量的增减进行调节,使其在各种压力条件下能抵抗病原侵扰,在健康状态下对生长性能没有影响。

 

生物安全总体思路要理清楚,吴志君总结成四个要点“分清等级、划清界限、设立关口、量化风险”。防控病毒进场,一定要找到引入病原的关键控制点,严格控制各类运输工具解接近场区,靠近饲料场、猪场需熏蒸30分钟。建立清洗消毒干燥体系,烘干效果的判定,需以车辆表面温度是否达到标准,并达到相应时间为依据,能防鼠、蚊、蝇、鸟的密闭式猪舍更利于非瘟的防控。

 

防控非瘟第一要点是车辆的安全处理。在车辆洗消点,有条件的猪场需安装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增加干燥设备,培训专门的洗消团队负责相应工作。传统的开放猪场防控非瘟难度很大,一旦发生非瘟,精准清除工作将难度加剧,非瘟病毒风险无处不在,硬件的升级改造非常关键。

 

疾病诊断总体评估吴志君采用四圈法,第一圈猪场外围,第二圈猪场内部,第三圈进入其中一栋猪舍,第四圈评估单头猪或多头猪。通过四圈法,养殖户可以从整体开始,然后逐渐缩小范围,区分个别猪的问题与整个猪群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评价,一步一步分析评估不产生疏漏。吴志君最后提醒广大养户,生物安全防控不是越复杂越好,要按重要风险程度排序,逐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