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猪“神经症状”的10种疾病,养猪人需要仔细辨别正确防治

引起猪“神经症状”的10种疾病,养猪人需要仔细辨别正确防治已关闭评论
引起猪“神经症状”的10种疾病,养猪人需要仔细辨别正确防治

遇到猪转圈、站立不稳、躺地蹬腿时,很多养猪人都感觉找不到病因是什么,更不知道从何下手预防和治疗。出现神经症状的猪病特点是类型多,症状各种各样,病因错综复杂,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容易混淆和误诊。本文详细分析9种能引起猪神经症状的疾病,掌握每个疾病的特点,综合分析,才可以确诊。

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仅在7-9月份蚊虫活动季节发生。发病猪体温升高,有的后肢轻微麻痹,走路不稳,摆头,乱冲乱撞。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产木乃伊胎。公猪睾丸肿大。流产的胎儿脑部水肿,脑膜和脊髓充血,大脑和小脑发育不全,做荧光抗体试验呈阳性。本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猪伪狂犬病

此病也是多种动物共患病,哺乳和断奶仔猪容易感染。哺乳发病后症状最严重,最典型的症状是仔猪侧躺于地,四肢呈划水样,嘴角有少量黄白色泡沫。病猪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有些猪后肢麻痹,有转圈和前进、后退运动姿势,常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迷现象。哺乳仔猪发病后死亡率高,可达100%。妊娠母猪有流产、死胎的现象,育肥猪多有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及脊髓液增多,咽喉淋巴结有坏死灶,肝脏和脾脏有灰白色坏死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仔猪出生用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滴鼻,45日龄用灭活苗二次免疫,可以有效预防伪狂犬病的发生。

猪狂犬病

本病是多种动物的共患病,多数为狂犬病狗咬伤所致。猪的狂犬病和伪狂犬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只是外观症状相似。病猪兴奋不安,有攻击性,共济失调,流涎,全身肌肉痉挛,无目的乱跑,咬伤处发痒。病猪最后全身麻痹,衰弱,喜卧暗处,有的有异食癖。剖检脑膜充血和出血,大脑轻度水肿,脑内有出血。取脑组织制成触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浆内出现黄绿色荧光颗粒者为阳性,病原为伪狂犬病毒。

猪链球菌

 

链球菌有多种血清型,常见的症状有脑炎、关节炎、败血症三个类型。脑炎型链球菌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病猪体温升高到40.5-42.5℃,停食、便秘,有浆性和黏性鼻液。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肢麻痹时侧躺于地。急性的多在发病30小时左右死亡。猪群可见有关节炎型的病猪同时存在。

猪李氏杆菌病

 

本病是猪感染李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也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各种猪均易感染,育成猪多发。病猪运动失常,无目的地乱走或转圈运动,后退或用头拱地不动,呈角弓反张或典型观星姿势,肌肉痉挛或抽搐,侧卧,四肢呈划水状,有的四肢麻痹。剖检脑和脑膜充血水肿,有败血症变化,体温升高至42℃,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本病只见于猪,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最易感染。病猪体温升高,兴奋不安,往前冲,转圈运动,四肢僵硬,不断跌倒,全身痉挛,角弓反张,呈犬坐或侧卧姿势,最后麻痹。解剖可见脊髓灰质部分神经细胞坏死和变性。

猪水肿病

 

本病是断奶后仔猪易得的一种传染病,由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在饲料突变或气候剧变、受应激条件下诱发。病猪的头部、颈部、眼睑甚至全身发生水肿,呈现兴奋、转圈、痉挛、惊厥,运动失调,体温不高,后躯麻痹。胃大弯、大肠、肠系膜高度水肿。

猪破伤风

本病由外伤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散发,一般不会有大面积流行。病猪呈现肌肉僵硬,瞬膜显露,咬肌紧张,严重时牙关紧闭,两耳直立,头颈伸直,四肢叉开。对光、声响、触摸刺激敏感,肌肉强直加重,甚至不能站立。仔猪发病多数是因为去势(阉割)时消毒不好而造成。

仔猪先天性震颤

 

此病俗称“小猪抖抖病”,仅见于初生仔猪,母猪不显症状,仔猪之间不互相感染。在同一猪群中,产仔季节早期出生的症状重,后期出生的仔猪症状轻。常见整窝发病,症状较重;如果一窝中仅有几头发病,一般较轻。重者全身肌肉抖动,痉挛,严重时因仔猪行动困难,不能吃奶而饿死。轻者仅见于耳部、尾部、头部肌肉痉挛。病猪睡眠时,震颤减轻或消失,声响刺激或触摸刺激时症状加重。自然耐过的猪会恢复正常,但生长速度较慢。病原至今没有明确答案,可能是圆环病毒和霉菌毒素导致。

总结:能引起猪发生“神经症状”的原因很多,除了上述的疾病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寄生虫(如弓形体、囊虫病等)或者食盐中毒等原因。目前最常见的是伪狂犬病和脑炎型链球菌,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仔细观察、鉴别,找到病因才能最快防治。除了病毒性疾病之外,磺胺类药物对脑炎类的“神经症状”有一定效果,建议治疗时首次用量加倍。

引起猪“神经症状”的10种疾病,养猪人需要仔细辨别正确防治
 
  •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现实中投资经营、诊断治疗等依据,敬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