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猪病都由大肠杆菌引起,养猪人在春季要多加预防

猪病防治这三种猪病都由大肠杆菌引起,养猪人在春季要多加预防已关闭评论

对于养猪来说,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常发的腹泻和呼吸道问题都会减少。但是随着温度上升,各种细菌也更加活跃,其中大肠杆菌是养猪人应该特别注意预防的。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种类繁多,所以也会引起猪发生不同的疾病,主要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水肿病。本文为养猪朋友分析这三种疾病的具体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仔猪黄痢

流行病学

仔猪黄痢是一种急性的、致死率很高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内的仔猪,7日龄以上则很少发生。同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常常是整窝发病,病死率也很高。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无病猪场则由有病猪场引进种猪或断奶仔猪而感染。本病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由粪便排出病原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母猪的乳头及皮肤。仔猪吮乳或舔母猪皮肤时,食入感染,下痢的仔猪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细菌,污染外界环境,通过饲料、饮水或用具传染给其他猪,形成新的传染源。本病在猪场内发生一次后,通常经久不断,只是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下降。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的感染仔猪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即可发病,高发期为1-3日龄。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在12小时后,一窝仔猪中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迅速消瘦、脱水,很快死亡。其他仔猪相继发病,排除黄色浆液状稀粪,内含没有消化的凝乳小片。捕捉仔猪时,仔猪挣扎鸣叫的同时从肛门中排出稀粪,昏迷而死。

解剖发现胃明显增大,胃中有大量酸臭凝乳块,胃的底部黏膜潮红。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肠壁变薄,黏膜及浆膜出血、水肿,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黄白色稀薄内容物,有时混有血液、气泡和凝乳块。

防治措施

母猪进产房时应仔细清洗,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全身,尤其是乳房。临产前,要挤掉每个乳头中的前几滴乳汁,因其中含有大量的病菌。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上初乳。经常发病的猪场,可在母猪产前15天左右免疫大肠杆菌三价苗,产生的抗体可以有效保护仔猪。

发病仔猪要尽早治疗,可以口服庆大霉素、青链霉素等药物,也可以注射头孢类、恩诺沙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