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间,多家猪企发布1月生猪销售业绩,其中,温氏股份、唐人神、大北农录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华福证券表示,展望后市节后消费惯性回落,叠加猪企逐步恢复出栏,短期猪价预计或偏弱运行。但由于前期行业生猪提前出栏较明显,当下大猪存栏较少,肥标价差仍坚挺,二次育肥或存进场预期,叠加当下行业冻品库容率较低,预计对猪价形成托底。华鑫证券表示,预计后续随着仔猪价格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养殖成本的不确定性变动,盈利预期被进一步压缩,育肥场将会停止购入仔猪,反弹趋势将会终止。开源证券表示,春节后步入猪肉消费淡季,生猪屠宰量逐步恢复正常,猪价逐步开启下行。但仔猪价格相对高位运行或刺激养户由外购仔猪育肥转为二次育肥进而对猪价形成托底,预计后市猪价下行空间有限。2025年猪价走势:低利润风暴来袭,行业面临新挑战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发展,行业在生物安全防控、疫病防控及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使得生猪产能调控更加精准,因疫病或政策因素导致产能大幅波动的可能性降低。然而,规模化养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广发期货指出,随着养殖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产能去化变得更加困难,未来猪价的主要波动因素将体现在成本高低上。这意味着,养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生猪需求相对稳定,进出口体量有限,这意味着猪价的主要波动因素将更多地体现在成本上。不过,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牛羊肉、禽肉及植物蛋白等替代品的消费增长可能对猪肉需求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尽管如此,猪肉作为主食肉类的地位依然稳固,特别是在餐饮业和家庭消费中,其需求仍占据重要地位。养殖成本的上升是2025年猪价低利润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饲料成本、疫病防控成本以及环保成本的增加,使得养殖企业的成本中枢上移。中信建投期货预计,2025年猪价将回归养殖成本,全年呈现低利润特征,价格波动区间预计在13-15元/公斤。这表明,养殖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尽管整体波动趋于平缓,但季节性规律仍将对猪价产生影响。东海期货指出,春节过后,2月至4月猪价波动相对平滑,但三季度受季节性供应缩减影响,可能出现超涨行情。而到了四季度,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可能会比2024年更为突出。养殖户和企业需要根据季节性规律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2025年,生猪行业将进入“成本驱动型”波动阶段,行业洗牌加速。头部企业凭借技术领先和成本控制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养殖户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养殖户需要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或者通过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政府将继续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和市场监管,确保猪肉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政策的引导作用将有助于平抑价格波动,避免出现极端行情。同时,市场机制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促使养殖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尽管整体走势趋于平稳,但仍需警惕外部突发风险对猪价的冲击。例如,大规模疫病暴发、极端气候导致饲料价格飙升等,都可能打破供需平衡,引发价格剧烈波动。此外,政策执行偏差或消费不及预期也可能对猪价产生不利影响。2025年,生猪市场将进入低利润时代,这对养殖户和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这一趋势,养殖户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成本变化,制定合理的养殖和销售策略。同时,政府部门也应继续加强产能调控和市场监管,确保猪肉市场的稳定供应。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在低利润风暴中找到生存和发展之道。免责声明:本文综合第一财经、网络整理等。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交流。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