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打破了近7个月的低迷运行态势,迎来一波快速拉涨行情。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商品猪出栏价从7月21的14.17元/公斤,最高涨至8月2日的17.58元/公斤,累计上涨3.41元/公斤,涨幅达24.06%;与此同时,生猪期货盘面短期内也出现连续反弹,2309合约自7月中旬的低点14840元/吨最高涨至8月2日的17280元/吨,涨幅达16.44%。
随着猪价的上涨,国内猪粮比价也显著回升。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61,环比上涨11.89%。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7.85元。
谈及本轮拉动猪价上涨的因素,卓创资讯生猪市场高级分析师李晶告诉记者,其中大猪存少需多对猪市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7月底,全国140—160公斤猪源存栏占比下滑,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受前期疫情影响,小体重猪源提前出栏,大猪存栏量明显下滑。加之2023年仍处于猪周期下行阶段,长时间减重减亏,且随着大猪陆续出栏被消化,大猪存栏减少,使得整体市场大体重猪源的供应缺口扩大。
“近日,北方市场猪价偏弱调整,仅黑龙江一地因受灾情影响,散户支撑情绪偏强;南方市场报价较稳,个别市场续涨,市场标猪猪源供应充足,大体重猪供应仍紧俏,标肥价差仍大,但消费市场暂无利好支撑,屠企宰量窄幅调整。”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表示,总的来看,随着进入传统的二次育肥季节,当下市场扛价情绪不减,短期生猪价格仍有反弹可能,但终端白条跟进缓慢,下游需求支撑微弱,且在猪价快速推涨后,二次育肥短期入场表现谨慎,预计短期内猪价或以窄幅波动为主。
从整个8月来看,边舒扬认为,生猪总体产能的兑现在下半年仍处于上升趋势中,除非二次育肥在8月能够继续规模入场,否则猪价将缺乏持续偏强运行的支撑。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根据数据显示,从7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以生猪(外三元)为例,从8月份开始,便涨到了每公斤17元左右。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31日至8月6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格环比上涨3.2%,涨幅比前一周扩大2.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猪肉价格涨幅居前,其中济南、厦门、杭州分别上涨13.2%、5.1%和3.4%。
虽然近期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和去年相比还是下降不少。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3年7月24日至7月30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5.91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5.0%,但是较去年同期下降28.3%,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0.83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4.4%,同样,相较去年同期也还是下降27.1%。
8月9日,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对记者表示,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猪肉价格下降26%,其中主要原因和去年同期猪肉价格较高有关。“去年同期由于市场情绪等原因,猪肉价格偏高,导致比较的基数较大,因此也出现了今年猪肉价格从数据上下降较多,而猪肉价格同比下降的情况在今年9月、10月依然有可能持续。”
王祖力说,上半年猪肉价格确实相对也比较低迷。从供应层面看,最近两年猪肉产能总体偏高,供应相对过剩,此外去年的去库存压力也比较大。
对于今年上半年出现的猪肉价格低迷情况,中国养猪网分析称,近期由于消费缺乏实际利好,下游猪肉走货难以大幅提升,抵触情绪较浓。此外,屠宰场订单量偏少,缺乏集中开工的表现,加上养殖端生猪出栏表现一般,看涨、看跌情绪共存,生猪价格以弱稳调整为主。不过进入8月底,随着天气的转凉,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消费利好逐步兑现,猪价支撑转强,价格也将进一步走高,预计在多重利好的支撑下,猪价或将进一步上涨。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在7月18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对于猪肉今后一段时期的市场形势,主要应当从供需关系角度全面认识,从供给看,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而从需求看,夏季过后天气逐步转凉,加上高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陆续来临,根据往年情况,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可能推动生猪价格有所回升。
7月份的猪肉价格是否已经“探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猪肉价格底部已经显现,“7月猪肉价格先跌后涨,养殖端压栏惜售情绪导致短期供给回落,不过7月末价格已经开始反弹,最终月环比持平。”
王祖力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猪肉曾经出现过价格较高的时候,高盈利也吸引了很多企业扩张,不过现阶段我国生猪生产能力相对饱和,也导致价格出现了下探。“各地可以适度引导生猪生产企业,适度地淘汰过剩产能,让市场更为良性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综合期货日报、红星新闻、网络整理等。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交流。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