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下半年之后,有很多猪场出现非瘟疫苗毒、弱毒感染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猪场对于这一块的内容不是很了解。因此,本文将给大家梳理猪群感染非瘟疫苗毒、弱毒的表现,并分享这类感染场的解决方案。
猪群感染非瘟疫苗毒和弱毒的表现
1.中猪阶段(50-70kg)出现顽固性呼吸道问题,表现出类似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症状,应用常规解决方案完全无效,猪群出现比例不等的死亡;
2.怀孕母猪尤其是重胎母猪在接种疫苗后表现不吃料、减料、集中流产,并伴有部分母猪群猝死;
3.断奶仔猪出现关节肿胀、皮肤溃烂久不愈合等情况,使用敏感抗生素干预效果不佳。
特别注意:在出现异常波动时,一次检测不出非瘟核酸阳性,不一定意味着没有感染,切勿大意。
非瘟疫苗毒、弱毒感染场稳产技术逻辑
1.一低:降低病毒载量
(1)外防:外部病毒持续输入
(2)内防:病毒在场内持续扩散
(3)一清:清除临床异样猪只
2.一高:提高感染阈值
非瘟疫苗毒、弱毒感染场稳产案例
案例1:北方某1000头基础母猪场疫苗毒感染
在2022年6月底,异常母猪群检出疫苗毒。7-11月经过全群普检和精准拔牙,11月底已淘汰50%以上母猪。
提供的稳产方案:
1.外防病毒输入
(1)人员返场
① 刷鞋:人员在进入门卫登记室之前用沾有1:200灭毒威甲的刷子刷鞋底;
②换鞋:在登记室入口处放置拖鞋,进入室内需更换拖鞋,穿外面的鞋子装入塑料袋;
③采样:对人员及物品采样;
④洗澡:将所穿衣物脱下装入塑料袋内放在洗澡间门外,淋浴15分钟;
⑤ 更衣:穿上猪场隔离服,离开洗澡间,再次更换拖鞋;
⑥ 等待检测结果;
⑦ 隔离采样:进入生活区隔离,再次检测采样;
⑧ 阴性后第二天进入生产区。
(2)物资进场
①肉类食品(鸡肉、鱼肉、牛肉、鸭肉)一律经过开水烫过后方能进入厨房;
②所有蔬菜进场一律经过柠檬酸浸泡处理,清水冲洗后沥水后送至厨房;
③重点检测动物源性原料,饲料到库后至少静置7天。
2.内防病毒场内持续扩散
(1)公共区域管理
①生活-生产区更衣处改造:按照脱衣区-洗澡区-更衣区等三个独立功能间设计,实现人员单向移动,免去人员入场熏蒸环节;根据男女性别设定各自专区;
②生产区更衣处改造:增设一个更衣区,在洗澡间外面放置一个消毒桶,人员洗澡时直接将衣物丢入消毒桶内浸泡,在洗澡后在更衣区换衣服;
③鞋分区摆放:生产区-中转区鞋子划分专区;每天下班结束后,对猪舍内所穿水鞋使用1:200灭毒威甲浸泡消毒。
(2)淘汰猪处理环节
①处理前:赶猪人员需穿戴一次性防护服、水鞋套一次性鞋套、一次性手套;对淘汰猪将要行走的通道铺设彩条布,将彩条布铺成“U”字形;
②处理中:赶猪人员将淘汰猪只赶到出猪台,由淘汰猪专用拉猪车拉至猪场外,对拉猪车行走的路线使用5%烧碱浇泼;
③处理后:赶猪人员先将彩条布收好,脱掉防护服、鞋套、手套,集中焚烧,彻底洗消;通道使用灭毒威甲(1:200)消毒;淘汰栏位使用灭毒威甲(1:200)连续消毒3天。
(2)分区管理
① 育肥区和母猪区车辆共用;
②育肥区和母猪区电工分工;
③要规划好中转拉料车行走路线。
(4)防鼠类猖獗
3.清除临床异常猪只
(1)临床异样:减料、不吃料、精神差、呕吐、流产、顽固性咳嗽等;
(2)检测异样
①CT值35以下的猪只采取淘汰处理;
②CT值35以上无临床表现的猪只隔离饲养。
4.提高猪群感染阈值
(1)母猪前2周使用康之源(第8代)2kg/t,连用2周后减半使用6周,8周后康之源(第8代)降至750g/t,猪群完全稳定后,每月连用15天;
(2)减少应激:应激形成期添加优质多维;
(3)控制密度:满负荷70%-80%饲养;
(4)稳定蓝耳:每季度使用14天替米考星或泰万菌素进行蓝耳压制。
实施上述稳产方案后的结果如下:
(1)阳性猪只减少,配怀母猪持续稳定,配怀转产房稳定;
(2)CT值上升,检出阳性CT值在35以上,隔离21天抗原转阴;
(3)持续稳定,母猪分娩时稳定,仔猪断奶后稳定。
案例2:南方某500头母猪场弱毒感染
2022年10月,猪场肥猪出现呼吸道问题,且使用药物基本无效。在11月上旬,母猪出现呼吸道问题和死亡,CT值在40以上。
提供的稳产方案:
(1)使用康之源(第8代)2kg/t+解毒剂+复合固体酸化剂,连用15天,并配合生物安全措施;
(2)每个月连用15天康之源(第8代)1kg/t+解毒剂+复合固体酸化剂,并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上述稳产方案后的结果如下:
在实施方案前淘汰母猪56头,在实施方案后淘汰母猪15头,且剩下的母猪一切稳定、正常。
本期小结
非瘟疫苗毒、弱毒感染场要实现稳产,关键做到这四点:外防病毒输入、内防病毒场内持续扩散、清除临床异样猪只、提高猪群感染阈值。
作者/彭天舒
编辑/蒋子欣
审核/谭辉
资料来源:刘辉旺《非瘟疫苗毒、弱毒感染场稳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