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星期接诊,主要在20-60斤的苗猪,肥猪零星出现,发烧(少部分不发烧)不食,先是后肢走路摇摆,行走僵硬,继而前肢,中期瘫痪,后期昏迷死亡,常规药物治疗无效! 该病的临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呈隐性感染,也时有暴发。急性病例以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水肿、流产、黄疸、出血性素质、皮肤和黏膜坏死为特征。猪的带菌率和发病率较高,目前许多省、市都有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长江流域和南方各地发病较多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仔猪发病较多,特别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最严重,中、大猪一般病情较轻,母猪不发病。传染源主要是发病猪和带菌猪。
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方式,主要途径为皮肤,其次是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黏膜。吸血昆虫叮咬、人工授精以及交配等均可传播本病。该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但在夏、秋多雨季节为流行高峰期。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在临诊上,该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 多见于仔猪,特别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呈暴发或散发流行。潜伏期1~2周。临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41℃,稽留3~5天,病猪精神沉郁,厌食,腹泻,皮肤干燥,全身皮肤和黏膜黄疸,脂肪黄色,后肢出现神经性无力,抽搐,震颤;肌肉痉挛,行走僵硬,难起卧,瘫痪,致死。有的病例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色如浓茶;粪便呈绿色,有恶臭味,病程长可见血痢。肥猪常在食欲良好情况下突然死亡,仔猪死亡率可达50%以上。
2.亚急性和慢性型 主要以损害生殖系统为特征。病初体温有不同程度升高,眼结膜潮红、浮肿,有的泛黄,有的下颌、头部、颈部和全身水肿。母猪一般无明显的临诊症状,有时可表现出发热、无乳。但妊娠不足4~5周的母猪,受到感染后4~7天可发生流产和死产,流产率可达20%~70%。怀孕后期的母猪感染后可产弱仔,仔猪不能站立,不会吸乳,2天-5天死亡!
剖检病变:
1.急性型 此型以败血症、全身性黄疸和各器官、组织广泛性出血以及坏死为主要特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可视黏膜、肝脏、肾脏以及膀胱等组织黄染和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肤干燥和坏死。胸腔及心包内有浑浊的黄色积液。脾脏肿大、淤血,有时可见出血性梗死。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棕色,质脆,胆囊充盈、淤血,被膜下可见出血灶。肾脏肿大、淤血、出血。肺淤血、水肿,表面有出血点。膀胱积有红色或深黄色尿液。肠及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肿大,呈灰白色。
2.亚急性和慢性型 表现为身体各部位组织水肿,以头颈部、腹部、胸壁、四肢最明显。肾脏、肺脏、肝脏、心外膜出血明显。浆膜腔内常可见有过量的黄色液体与纤维蛋白。肝脏、脾脏、肾脏肿大。成年猪的慢性病例以肾脏病变最明显。
诊断鉴别
本病需在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的基础上,结合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才能确诊。
1.微生物学诊断 病畜死前可采集血液、尿液。死后检查要在1h内进行,最迟不得超过3h,否则组织中的菌体大部分会发生溶解。可以采集病死猪的肝、。肾、脾和脑等组织,病料应立即处理,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直接进行镜检或用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查。病理组织中的菌体可用姬姆萨氏染色或镀银染色后检查。病料可用作病原体的分离培养。
2.动物试验 可将病料(血液、尿液、组织悬液)经腹腔或皮下接种幼龄豚鼠,如果该病毒力强,接种后动物于3~5天可出现发热、黄疸、不吃、消瘦等典型症状,最后发生死亡。可在体温升高时取心血作培养检测病原体。
3.鉴别诊断该病应与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副猪、李氏杆菌、仔猪白肌病、新生仔猪溶血性贫血等病相区别。
治疗措施
1.可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公斤体重40毫克计算量肌肉注射,严重的静脉输液)加复方奎宁注射液,每天2次,连用5天,对发病猪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猪可用维生素c、葡萄糖进行输液治疗;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也有一定的疗效。
2.感染猪群可用多西环素,加替沙星拌料(公斤体重30-40毫克公斤体重计算用量)连喂7天,可以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病情的 蔓延。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连续拌料饲喂,可以治疗和预防流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