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饲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有的母猪产仔多,有的母猪产仔少,而在一窝当中也常会出现有的个体较大,有的个体小,如果是几头母猪同期产仔,就要进行人为调整。但必须是吃到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后方可进行调整。
1、寄养:先出生的数量较多的仔猪不论出生几天,向后生产数量较少的母猪内寄养小猪时挪小的,要在后生产母猪不超过三天,否则空闲的乳头回奶就不生产奶水了。
后生产的母猪产仔数量多,向先生产数量较少的母猪内寄养小猪时,也要在先生产的母猪不超过三天,挑选大的挪过去,这样既保证了每头母猪哺乳的相应数量,也调整了大小整齐度。
2、调整:如果是同期生产的几窝小猪,要根据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来调整数量和大小均匀度,比如说都是经产母猪,要把几窝当中个体较小的仔猪,在吃完初乳的前提下,集中到一头母猪哺乳,那些个体较大的照看一两天就可以撒手不管,而集中在一起个体较小的可以多照看几天。确保它们的成活率,方便管理。对于有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同时产仔的,要想到初产母猪由于攻胎谨慎,往往都是出生后的小猪个体较小,而初产母猪为了不让其断奶后体内营养损失过多,都是提倡早断奶,断奶后能早发情早配种。这样更应该在新生小猪吃好初乳后进行调整。将其他母猪产下个体较大的仔猪集中到初产母猪哺乳,也要至少保持10头,达到各个乳头的通透性,为下次产仔各个乳头产奶旺盛及早断奶打下基础。从而也能真正的实现初产母猪断奶后的早发情早配种
3、 兑换:母猪产仔后,有时也会出现个别母猪因疾病原因出现奶水不足或无乳,要及时与产奶旺盛的母猪所产的仔猪互相兑换,不然时间长了小猪会出现极度饥饿,引起低血糖拉稀造成死亡。
去年就遇到一窝新生小猪刚出生时奶水旺盛,由于疾病形成母猪产后不食回奶,虽然已经采取了治疗措施,但治愈要有时间过程,此时的小猪已经出现低血糖拉稀症状,当把这窝小猪一面注射科特壮,另一面注射拉稀药后与另一窝小猪全窝兑换,没奶饥饿的小猪到了奶水旺盛的母猪里,只要拱动乳房就能快速的刺激母猪放奶吃个饱,而那窝强壮的小猪即使到了没奶的母猪那里,会强烈的拱动乳房刺激母猪放奶,即使奶水不足也不要紧,随着治疗产生效果也会安然无恙。
4、找后妈:在饲养母猪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同期生产的几头母猪,其产仔数量都超过了乳头数量,或者有的母猪产仔后因疾病死亡,这时要挑选一头产后接近二十天左右的母猪断奶当后妈,做法是首先考虑可放奶的乳头够用,将这窝强壮的小猪断奶,只留下一两头较小的仔猪,再将那些产仔多的仔猪或没奶吃的小猪放到这两个小猪内关闭一两个小时,让它们的气味相同,吃奶时先将它亲生的小猪放出来,在没有攻击反应的情况下再一一将被寄养的小猪拿出,很快会顺从吃奶。然后再将这两头它亲生的小猪断奶。
以上是老者的观点与做法,不求生搬硬套,只做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