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猪,一定会重视初乳,因为初乳有许多常乳缺乏的特殊功能;第一个功能是营养浓度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脂肪、蛋白质、糖等都比常乳高,这对刚出生的小猪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功能是有轻泻性,有利于小猪胎便的排出;因为胎便排出了,肠道通畅了,小猪的食欲才会更好;第三个功能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母源抗体;这个功能是最重要的,对于刚出生没有任何免疫力的小猪来说,可以说是保命的东西。
但在刚养猪的时候,却对初乳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导致许多小猪因此而死亡。
有一天,饲养员报告,一头母猪产仔以后就死亡了;没有母猪,这些小猪该怎么办呢?
我们第一想到的是寄养,将小猪寄养到其它窝的母猪那里;这样尽管所有的小猪都吃奶不足,但还不至于饿死;因为没有产刚产仔的母猪,我们把这些小猪寄养到了已经产仔一周的母猪那里;几天以后,这些小猪越来越弱,最后还是死亡了。
当时我们的认为是,这些小猪与原窝的小猪相比,竞争力不足,最后是被饿死的。
有了这次的教训,后来又出来一个同样的情况,母猪死了,但却没有产期相近的母猪;考虑到上次小猪都死亡了,于是这次我们准备直接给小猪喂牛奶吃;为了成功,我们还是与附近奶牛户那里买新鲜的牛奶;小猪吃奶很顺利,开始的时候长势也不错;但几天以后,问题出现了,这一窝小猪全部拉稀;几天以后,治疗无效,也全部死亡了。
从此以后,我们才认识到初乳中母源抗体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得到母源抗体呢?
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平时收集母猪初乳,冷冻保存后应急使用;因为母猪在开始几天,并不是定时排乳,随时都可以挤出母乳;而且每头母猪的奶头数都超过所产仔猪数,收集初乳的工作很容易进行下去;饲养员也比较在意,几窝小猪后,收集了不少的初乳;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缺乏存放的地点,小小的冰箱,很快放满了;我们也计算了一下,一个小猪一天哪怕吃二百毫升初乳,一天就需要两升多的容积;也就是说,一个冰箱存初乳,最多能救一头母猪的小猪;考虑到当时冰箱的价格,也考虑了饲养员收集初乳时的辛苦,这个办法最后也放弃了。
如果是现在,这个办法仍然可以考虑,因为冰箱便宜了,电也有保障;但还有更好的办法,既没有这么费事,也不用太大的储存空间,那就是制作母猪血清。
关于制作母猪血清,是从养猪学书上查到的。
附:母猪血清的制备及使用
采血要无菌操作。将母猪仰卧固定,局部消毒后,在颈部靠近气管的一侧切开皮肤将皮下组织与肌肉作钝性分离,以手指沿气管处摸到强烈博动的颈动脉,轻轻用手指勾出并小心将其与颈静脉和迷走神经分开,剥离动脉外结缔组织,两端用止血钳夹住,用5%碘酒消毒动脉外壁,以手术刀作一纵行切口,将连有消毒橡皮管的玻璃导管插入动脉腔并用线结扎固定,将橡皮管的另一端插入消毒的采血缸内,打开近血端的止血钳让血液流入缸内。每头猪约可采血3000-4000毫升后死亡。将采血缸加盖,静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用消毒玻璃棒沿缸壁插入缸底,顺缸壁转一周剥开血块。12-24小时后即有血清析出,以消毒新胶管接连注射器吸取后,取出注射器,虹吸出血清。若血清中混有血球,可将其静置于普通冰箱内沉淀或离心除去血球。每头猪可得血清1500-2000毫升。血清装瓶后,每毫升血清中加入青链霉素各500单位,加塞。第二天隔水加温至60℃一小时,贮于0-4℃冰箱内备用。如瓶内血清发生混浊或变质,即弃之不用。临喂前加入乳中。前三天20%,4-10天5%。
现在,每个猪场都会淘汰大量的母猪;只要从中选择健康的母猪,这个办法就可以实行;而且放血以后的猪,只要和收猪人说清楚,他们也会接受。使用血清与冷冻初乳相比,更加现实;除了收集方便,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储存方便;占用空间小,还不需要冷冻。
而对于大型猪场来说,每天都有许多头母猪产仔,仔猪不但可以寄养,还可以调窝;在这样的猪场里,即使死了母猪,这些小猪也可以顺利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