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GJ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非洲猪瘟疫病在我国肆掠三年来,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巨大损失和重大影响,导致行业重新洗牌。高企的猪价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猪行业,巨型单体猪舍、豪华楼房猪舍等已是大型养猪企业的“标配”;突如其来猪价暴跌,再一次验证了“成本是王道”的铁律。针对非洲猪瘟病毒与养猪行业将长期共存的现实,本文提出了种猪生产管理上如何应对的几个策略。
新猪场选址 首先,要满足远离居民、水源、风景名胜等外,还要满足土地作用性质,即避开“农保地”、“林保地”等。其次,要满足有独立互为备份两条通往猪场的道路,以便猪场发生非洲猪瘟,开展“精准精除”时,“净道”和“污道”分开,防止交叉传染。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业内已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如“四色”管理等。
新猪场设计 首先,猪场生产模式,种猪“一条龙”全程饲养模式是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下,降低猪场物流成本的有效生产模式。非洲猪瘟发生之前,养猪行业多数认为“两点式”、“三点式”的饲养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可以有效地阻断垂直传播的疫病,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公司+养户”模式,即公司养种猪提供猪苗,提供给养户分散养肉猪,甚至二元母猪苗都放给养户,6个月龄后再回收到种猪场诱情配种,以期降低饲养成本。但是,非洲猪瘟肆掠下,“两点式”、“三点式”的饲养模式需要异地周转仔猪,运输车辆要求具备过滤空气的措施,物流成本将显著提高。因此,“一条龙”全程饲养模式,依靠密闭式的赶猪通道将仔猪转运至生长育肥舍。为了降低饲料车的洗消、干燥等物流成本,有条件的大型“聚落式”猪舍,可将饲料厂作为一个生产车间置于猪场内。其次,场内公猪站应分为生产公猪舍和后备公猪舍,公猪舍应采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配怀舍、分娩舍、保育育肥舍等猪舍应采用初效空气过滤系统;赶猪通道应密闭好,让猪只在离场前“不见天”、“呼吸过滤的空气”。当然要做好防鼠、防蚊虫、防臭等设施。第三,为了减少猪只移动,建议保育舍与育肥舍合并成保育育肥舍,当然栏舍设计时要考虑到保育舍的保温功能和育肥舍生长猪的需求。第四,保育育肥舍猪栏间的分割在不影响通风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实墙硬分割,也可以采用活动实体挡板与镂空铁栏结合,减少非洲猪瘟在栏间传播。
种猪更新“闭群自留模式” 为了有效地防控非洲猪瘟,减少引种带来的疫病风险,种猪的更新采用“闭群”自留,即可减少非洲猪瘟感染风险,更可防控蓝耳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种猪运输、隔离等各类成本。猪场单体达到一定规模(如3000头以上基础母猪),可存栏一定数量的纯种(大白、长白)母猪,通过杂繁生产二元杂母猪,培育自留实现后备母猪的更新。猪场单体规模较小(如1500头以下基础母猪),通过对二元杂母猪“回交”,并以长白、大白公猪精液交替轮回杂交,培育更新用后备母猪。繁殖用的母猪不用杜洛克血缘,否则,其繁殖性能会显著下降。
种猪批次化生产模式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养猪业首要任务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控好非洲猪瘟。减少猪场与外界交流的次数,是猪场降低非洲猪瘟传入的重要措施。因此,种猪生产采用批次化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增加每次出栏商品猪的数量、提高母猪繁殖效率,而且减少猪只调动次数。这一生产模式逐渐被养猪行业认可和实施。目前猪场常用批次化生产模式有三周批、四周批、18天批和36天批。
三周批生产模式 母猪的配种节律为三周,即将基础母猪分为7批,每三周配种一批,2-3天内完成该批配种任务。三周批对栏舍要求:配怀舍定位栏是基础母猪数量的90%,分娩舍要求两批分娩母猪数量(6周产房),保证有两批母猪同时在产房。其优点是,上一个配种周正常返情的母猪,21天返情时可落在这个配种周,减少了母猪非生产天数;相对易于组织生产。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要求27天仔猪断奶,分娩舍总有猪只存在,不能做到产区无猪,阻断YQ效果较差。
四周批生产模式 母猪的配种节律为四周,即将基础母猪分为5批,每四周配种一批,2-3天内完成该批配种任务。四周批是批次化生产模式中最高效的生产模式。四周批对栏设要求:配怀舍定位栏是基础母猪的100%,断奶后,所有母猪都要关在配怀舍;分娩舍要求仅一批分娩母猪数量(4周产房),只有一批母猪在产房,达到产区的全进全出。其优点是,高效生产,要求仔猪20天断奶;分娩舍的数量最少,投资成本低;分娩舍有几天无猪存在,有效地阻断疫病传播。其缺点是,生产组织相对困难,如果配怀率不很高,将导致母猪非生产天数过长,甚至生产无法正常运行;分娩舍空栏时间短,洗消、干燥、空栏等组织难度大;断奶仔猪体重轻,要有配套的保育舍。采用四周批生产模式的猪场,在猪舍设计时可增加一个配怀舍单元,保证每批分娩母猪数量。
18天批生产模式 母猪的配种节律为18天,即将基础母猪分为8批,每18天配种一批,2-3天内完成该批配种任务。18天批对栏舍要求:配怀舍定位栏是基础母猪的90%,分娩舍要求为保证两批分娩母猪的数量(6周产房),有两批母猪同时在产房。其优点是,分娩舍每组36天周转一次,哺乳时间为24天,还有12天清洗、消毒、干燥等空栏时间;仔猪断奶重较大,也可在分娩留养几天,适合“公司+养户”的生产模式;相对易于组织生产。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表现在分娩舍周转率低;分娩舍总有猪只存在,不能做到产区无猪,阻断YQ效果较差。
36天批生产模式 母猪的配种节律为36天,即将基础母猪分为4批,每36天配种一批,2-3天内完成该批配种任务。36天批对栏舍要求:配怀舍定位栏是基础母猪的100%,断奶后,所有母猪都要关在配怀舍;分娩舍要求有一批分娩母猪数量(5周产房),因只有一批母猪在产房,达到产区的全进全出。其优点是,分娩舍的数量相对少,投次成本相对低;分娩舍有几天无猪存在,有效地阻断疫病传播;分娩舍36天周转一次,哺乳时间为24天,还有12天清洗、消毒干燥等空栏时间;仔猪断奶重较大,也可在分娩舍留养几天,适合“公司+养户”的生产模式,尤其对基础母猪数量较少(600头以下)、出售猪苗的猪场,采用36天批可使一次出猪苗数量显著增加。其缺点是,生产组织相对困难,如果配怀率不很高,将导致母猪非生产天数过长,甚至生产无法正常运行。通常为规模小的旧猪场改造后采用这一模式,通过增加配怀栏数量,保证每批分娩母猪数量,达到稳定生产。
非洲猪瘟发生三年来,种猪大量死亡和淘汰,导致二元母猪严重不足,无奈采用三元商品母猪用于繁殖。事实上,非洲猪瘟导致公猪更为奇缺,尤其是用于三元母猪配种的长、大白公猪,有一段时间可谓公猪精液一瓶难求,这也促进了大型高标准公猪站的建设。近两年,业内已建成了几家高标准(高效过虑空气)社会化的大型公猪站,对生猪产业的复产、扩产的推动作用已初现。随着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推广,已用于后备母猪,精液利用效率提高近一倍,公猪精液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社会化公猪站不仅社会效益突出,而且经济效益也能吸引资本投入。目前公猪站建设的ZF重视不够,行业管理尚不规范,缺少GJ级、省级主管部门的认证和扶持。
非洲猪瘟YQ发生三年来,养猪业的巨变在行业内已有目共睹。非洲猪瘟与养猪行业长期共存,在可预测的将来,尚无有效的疫苗控制措施,能否有效地防控好非洲猪瘟是猪企成败关键。非洲猪瘟是否发生决定了猪场生死存亡,生产模式决定了防控非洲猪瘟的成本,成本决定了养猪企业能做多大、走多远。
本研究由“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KJ126)。
张守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GJ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广东省养猪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主要从事动物繁殖学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在种猪繁殖技术和管理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自1997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瘦肉型猪人工授精技术集成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种猪繁殖和养猪生产工艺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多次在全国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