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养猪的生物安全要怎么破?

养猪技术楼房养猪的生物安全要怎么破?已关闭评论
近年来,楼房养猪在我国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业内主流发展方向之一,但养猪从业人员仍要客观审视楼房猪场,有效克服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本文在探讨楼房养猪的优缺点的同时,探讨楼房养猪生物安全防控,为今后楼房养猪提供参考。
近年来,楼房养猪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环评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民众对猪肉需求量大与养殖用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在当前的YQ防控形势下,生物安全等级低、集约化程度低的小型猪场变得难以生存,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成了目前能够保全猪场的唯一法宝。出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生产生物安全的考虑,养殖企业开始推崇楼房养猪,即用工厂化、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立体式楼房养殖来取代传统的平层猪舍。近年来,楼房养猪在我国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业内主流发展方向之一,但养猪从业人员仍要客观审视楼房猪场,有效克服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本文在探讨楼房养猪的优缺点的同时,探讨楼房养猪生物安全防控,为今后楼房养猪提供参考。
1 楼房养猪的优势
在我国养猪业中,楼房养猪是一个新兴的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那么楼房养猪有哪些优势?
1.1 节约土地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有传统的猪肉消费习惯,猪肉的消费量占全世界的近二分之一,所以发展养猪业需有效解决人与牲畜争地的矛盾。目前,我国楼房养猪项目多分布在南方及经济较发达区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环保压力较大。2019年12月,GJ相关部门发布《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允许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这样使许多土地资源紧张的区域也可以保障猪肉供给。在一定意义上,楼房养猪是以最少的土地养殖最多的猪,如果按传统平层养殖,一个每年出栏十万头生猪的猪场需占地面积大约700亩,即使是规模化养猪也需350亩左右。而楼房立体化养猪模式仅需土地20亩地,能节省90%以上的土地。此外,楼房养猪还可以在一些平整土地稀缺的山区丘陵进行,从而可以利用有限的土地完成规划出栏目标。
1.2 生物安全性好
近年来,养猪业受到非洲猪瘟YQ的影响,生物安全成了养猪业的首要问题,也是当下生猪养殖企业战略发展的重点之一。由于楼房养猪模式中每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猪舍设计中净道污道分离,各个楼层互不关联,达到有效阻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同时,楼房养猪占地面积少,因此猪场与外界接触面大幅减小,需要防控的范围也随之缩小,更有利于猪场的生物安全防疫工作。
1.3 便于机械化养殖
楼房养猪单位面积上养殖量相对于平养较大,高度集约化、智能化,实现智能监控、自动饲喂、测膘、自动清粪、粪尿分离、自动温控通风等,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在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缓解经济发达地区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能解决生物安全体系中人员交叉的问题。据报道,传统平层养猪养殖100头母猪至少需要4名饲养员,楼房养猪自动化养殖5000头母猪仅需配备饲养员10名,让1名饲养员每年贡献10000头出栏生猪成为现实。
楼房养猪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投入较高
设计楼房猪舍的成本要比平层猪舍高三分之一,建筑主体为钢架结构,还包括楼梯通道、饲料运输管道以及智能化设备等附属设施的建造投入,因而前期投资是平层猪场的两倍以上,目前投资建设的一般为资金雄厚的大型养殖企业。
2.2 缺乏统一设计模式标准
目前,国内楼房猪舍设计尚未有统一的GJ或行业的标准,大多数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使得各种楼房猪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未来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未能预料的新问题,导致楼房养猪的最终收益与预期存在落差。楼房猪舍不是简单的各层猪舍的叠加,而是需要考虑通风模式、疫病防控等各种生物安全相关因素和环保规范,相关部门需尽快制定和出台GJ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使得生猪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其他
近年来,在楼房养猪模式逐渐推广的过程中,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技术与楼房养猪管理模式怎样更好地结合,生物安全体系规程如何贯彻落实到生产实际的每一步操作,使得楼房猪舍养殖效率与安全性参差不齐。
3 楼房养猪改进措施建议
3.1 科学规划布局分区
本着“生态优先,健康养殖,高效环保,有序发展”的原则,在可养区域推行“种养结合”,提高粪污消纳能力。楼房式猪舍的养殖密度大,楼房养猪场场址选择与生物安全、猪群健康及养殖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更需要注重场址的选择。
病原体需要依附载体进行传播,因此控制好猪场与外部以及猪场内部的人流、物流、猪流是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猪场的整体规划主要是解决各功能分区间的人员、物品、猪和废弃物的流动问题,猪场的生物安全布局除了满足生产流程、便于完成养殖流程及养殖者的管理与操作外,必须要在所有功能分区间的流动上制定一系列生物安全体系措施,从低生物安全级别区域到高生物安全级别区域要设立洗消防线或采取相应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确保猪群健康。
3.2 优化生产工艺设计
在楼房养猪设计中,人猪流通安全体系、小气候环境调控系统和污物收集处理系统尤为重要。养殖场区环境布局需采用“三分离”,即净(道)污(道)分离、雨(水)污(水)分离、固(态)液(态)分离。现代养猪工艺流程设计要求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减少楼房层面的猪只转群流动性,猪舍通风、粪便处理、病死猪收集处理都要以楼层设置单独通道,确保在生物安全应急情况下不受到污染影响。
3.2.1 人猪流通安全体系
以楼层为单位设计独立的人员和猪只单向、封闭式流动的专用通道。要求人员必须经过洗浴更衣换鞋,每一步流程有量化的规范,并设有休息室和工作间;每一批次猪只必须经过消毒喷淋,地漏导流液态物进入密闭式管网。同时,人员和猪只专用电梯升降分别单独设置,严格按照规范做好每批次消毒处理。楼房猪舍中上下楼层之间的运猪电梯和赶猪通道,在一般情况下都应保持相互独立。除此之外,进入猪舍的饲料、人员以及生活用品都应该严格消毒,楼房猪舍应配备车辆、物资和人员的洗消中心,严格有效实施防疫消毒制度,实现立体化生物安全防控。
3.2.2 小气候环境调控系统
基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必须强调以楼层为单位构建单元化、独立化的通风系统。为消除舍内空气异味,应在排气风机端口设计排气净化装置。一般通过复合型网状湿帘布或塑料水帘过滤墙进行猪舍除臭净化,即在风机端口加装一道网状滤料,利用液态生物发酵除臭剂或柠檬酸等物质吸收臭气,从而达到气体达标排放的目的。
3.3 做好“三废”收集处理,防治环境污染
 “三废”(固态物、液态物以及舍内废气)是环保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可推行“刮粪板、固(液)态分类清除模式”,采用机械化、智能化清粪技术,从源头固液分离,改善养殖环境,将有害气体的生成和释放降到最低,且省工节水节能。此外,必须有种植土地配套,“种养结合”符合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4 小结
在非洲猪瘟威胁下,我国养猪业的变革是大势所趋,楼房养猪这一新兴的养殖模式目前已蔚然成风,主要优势体现在节省土地资源、提升集约化和智能化养殖水平,提高生猪养殖效率,这或能成为将来我国高效养殖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生物安全仍是其充分发挥楼房养猪各大优势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稳固的生物安全结构以及高效的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高效、环保的“养猪工厂”,楼房模式猪舍才能真正做到“小占地高出栏,高效益高回报”,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