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做好这些措施,养好仔猪不再难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做好这些措施,养好仔猪不再难已关闭评论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做好这些措施,养好仔猪不再难

所有养猪户在养猪生产中,都致力于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以便获得最大利润,而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发病率高,在临床上以拉稀薄粪便、迅速脱水、生长不良和死亡为特征。本人通过长期积累临床经验,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仔猪腹泻的类型、防控失败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仔猪腹泻的类型

1、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肠胃炎 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传播迅速,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

(2)猪流行性腹泻 病原体是流行性腹泻病毒,此病在各个年龄均有发生,临床上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

(3)轮状病毒感染 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哺乳期仔猪多发,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2、细菌性腹泻

(1)仔猪黄痢 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发生在5日龄以内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环境阴冷潮湿和吃初乳不足容易导致此病的发生。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排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粘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产后2周的仔猪,虽然还在吃奶,但母乳中的抗体含量已经开始下降,抗病力低,是发生仔猪白痢的重要原因。

(3)仔猪红痢 是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1-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多见。该病在较偏远的地方 怀孕母猪以散养和放养方式为主的猪群中容易发生

(4)仔猪副伤寒 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急慢性之分,病死率在50%-90%。

(5)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7~12周龄猪多发,发病率在75%-90% 之间,死亡率10%-50%。

3、寄生虫性腹泻

(1)猪球虫病 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成猪体内寄生时一般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

(2)线虫病 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可引起仔猪的粘液性或血性下痢。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常有发生。

4、营养性腹泻

哺乳母猪饲养不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母乳的数量和质量。如母乳中维生素A不足时,可导致消化道粘膜上皮角化;维生素B不足时,可使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5、应激性腹泻

断奶仔猪由于经受心理、环境、营养等多重应激,致使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造成仔猪在断奶后出现第3次腹泻高峰。

二、仔猪腹泻防控失败的原因

1、对发病规律的认识不足。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的流行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有很大变化,以前冬春季多发,而近几年也有在其他季节流行的情况出现,尤其在规模化养猪场。

2、存在混合感染。腹泻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往往只对其中的一两种采取措施,而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却得不到控制,表现为疫苗无效,或收效不大。

3、缺少方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现在的诊断大都是凭印象诊断,而一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点极其相似,凭眼观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容易导致误诊。

4、对新病原的认识和研究不够。除上述几种主要腹泻病原外,我国对其他腹泻病原的研究还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包括流行病学的调查,给腹泻病的综合防制带来困难,这也是有些腹泻症不能很好控制的原因之一。

5、没有针对性的注射疫苗。只有针对腹泻病因采取有的放矢的免疫预防,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毒性腹泻,否则造成免疫失败。

三、综合防制措施

1、免疫是防控的有效途径

以高度审慎的态度做好免疫工作。妊娠母猪在产前45天和15天用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疫苗二联灭活苗进行后海穴注射,剂量为2毫升/头。

2、返饲

用发病后17~18小时病猪的粪便,或捣碎的小肠、大肠作为病料饲喂母猪,喂前添加抗生素抑制其他细菌,相当于人为地用野毒来感染母猪,通过母源抗体保护新生仔猪。

3、不同原因仔猪腹泻的防控

(1)病毒性腹泻的治疗。首先可注射干扰素+硫酸粘杆菌素,同时进行拌料给药,在饲料中拌入多西环素+硫酸黏菌素+胃动力维持肠道环境。其次要对病猪进行控食,可补充流食,如稀粥+电解多维+葡萄糖粉。再次要注意补充体液,防止脱水死亡,可在仔猪的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维生素和补液盐,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2)细菌性腹泻的防治。预防仔猪黄白痢,可在母猪产前14~21天注射本地菌株疫苗,发病严重的猪场,在仔猪出生后1~2天,12~20天接种本地菌株苗。预防仔猪红痢可用本地苗在母猪产前14天和28天各免疫1次,每次5~10毫升。预防仔猪副伤寒,可用本地菌株在仔猪30~40日龄首免,70日龄进行二免;连续产仔的母猪,因前一胎已在分娩前注射过本苗,故只需在分娩前半个月注射1次,剂量为3~5毫升,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对发病仔猪的治疗,首先应选择磺胺类、复方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杀星、痢菌净等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同时也可用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3)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对于球虫病的防治,仔猪与成年猪应该分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可选用抗球虫药,如氯苯胍、莫能菌素、马拉菌素和三字球虫粉等药物。对于线虫的防治,应注意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干燥、清洁,舍内最好铺水泥地面。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发酵。每年春秋两次定期驱虫。药物治疗可用丙硫咪唑、伊维菌素等。

(4)营养性和应激性腹泻的防治。对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全价,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注意圈舍清洁卫生。降低一切应激因素,避免腹泻的发生。

4、做好猪群保健

(1)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产房应重视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仔猪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并保持猪舍通风换气、干燥、卫生的舒适的环境,尽早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5~7天龄开始补料教槽,以便仔猪断奶后能正常采食,并确保猪群各阶段的饲料营养均衡合理、无霉变。

(2)保持猪场地面干燥,规模化猪场产房多为高床饲养,在地面、走廊铺撒生石灰,禁止用水冲洗猪栏。仔猪拉稀的地面用浸有消毒水的拖把及时拖干净。坚持“全进全出”,母猪从怀孕舍转入产房前,产房必须空舍消毒好7天以上。

(3)做好母猪各阶段的保健。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保证体成熟后再交配,后备母猪妊娠期不仅要保证胎儿的营养需要,还要保证自体不断增长的营养需要,体成熟不达标,容易造成妊娠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胎儿初生重和乳汁分泌;妊娠期严格做好限饲、换料工作;临产前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ATP、氨基酸、核糖核酸、各种维生素等)是保证母猪产前体况、母猪初乳质量的关键措施;母猪进产房前,要清洗全身,做好驱虫消毒工作,临产前用温水洗掉粪便污物,用0.15%高锰酸钾溶液对乳房和外阴进行消毒;哺乳期尽快提升采食量,以保证乳汁的分泌,避免造成营养失重。

(4)发病季节加强保健。发病猪要充分饮水或灌服补液盐溶液,严重的发病仔猪还可采取腹腔补液,防止脱水酸中毒;每头仔猪灌服蒙脱石粉2克,一天两次,可有效吸附肠道毒素,防治胃肠粘膜脱落;病猪的临床症状稳定后,要口服生命源,调理胃肠功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做好这些措施,养好仔猪不再难
 
  •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现实中投资经营、诊断治疗等依据,敬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