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秋后,呼吸道发病原因
入秋以后,气候变化越来越大,熟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早晚和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相差很大。气温骤降,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可乘虚而入。通风和保温互相矛盾,空气的流动性差,圈舍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同时圈舍湿度大也加剧了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此时猪场最常见的就是圈舍传来阵阵咳嗽、喘气,严重的腹式呼吸、顽固性咳喘,甚至引起死亡。
为什么呼吸道病反复发作呢?到底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病原,理顺思路,分清主次,才能对症下药。
二、呼吸道病原分析
呼吸道病原主要病毒有蓝耳、圆环、伪狂犬、猪流感,主要细菌有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链球菌,另外霉菌毒素也是影响呼吸道一大因素。这么多病原,是不是无从下手了呢?
尽管猪场呼吸道的病原非常复杂,但疾病的发生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现在猪场出现呼吸道多为混合感染,也就是两到三种病原共同感染。但是我们要找到原发病原和继发病原才能理顺呼吸道感染规律。猪场呼吸道一般感染情况可分为几种,分别是以蓝耳、圆环原发病原感染,继发副猪,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后期呼吸困难;以蓝耳、支原体原发病原感染继发链球菌,主要表现气喘和脑炎,导致仔猪高死亡率;以伪狂犬和流感单独原发感染后继发传胸,主要表现剧烈咳喘,引起中大猪死亡率升高。
在猪只感染原发病原后,病毒和支原体能引起免疫抑制造成猪只的抵抗力下降,冬季猪场管理者忽视霉菌对猪群的影响,尤其是使用今年新玉米,含水量高霉菌超标,霉菌毒素又能造成猪的免疫力下降,并且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容易继发感染很多细菌性疾病。多方面的因素加到一起,对猪场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单一的治疗方案往往不理想,临床症状加重,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和死亡猪增多,饲料转化率、料肉比、生长速度及整齐度都受到影响,治疗成本增加,使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猪场呼吸道诊断
万一猪场出现呼吸道怎么办呢?各个猪场的情况有所不同,首先对病原做一个快速大体的分析,不能有病乱投医,随便使用大量抗生素。首先辨别一下,个体还是全群发病,急性还是慢性,以咳为主还是以喘为主,大群是否发烧,然后根据这些症状进行合理用药。例如针对个体症状严重,可以选择隔离、肌注,根据体温、咳喘情况,选择性使用抗生素+退烧药+氨茶碱。针对大群发病,根据体温和采食量变化,选择饮水和拌料给药,使用中药+抗生素,清肺止咳,缓解症状,同时控制病毒和继发细菌。进行前期的有效控制后,有条件的猪场要进行实验室检测,针对蓝耳、伪狂犬、圆环、猪瘟等病毒,进行抗原、抗体分析,查清本场病原,随时了解猪群波动,做到心中有数。
四、治疗方法
在某些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猪场一旦发生本病,由于细菌耐药性问题,其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不同病因出现不同症状的复杂性,以及继发感染的严重性,加之许多病毒性疾病还没有完全可靠的疫苗,使得呼吸道防控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而述,控制呼吸道的主要防控方案包括控制和净化原发病原,主要是病毒性疾病,减少继发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并在日粮中添加脱霉剂。当然在呼吸道综合征中,管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粉尘、有害气体、猪群密度、温差和湿度变化等都会造成严重应激,在断奶、转群、并圈、免疫治疗时要格外注意,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出大问题,切勿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