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怎么办?老兽医拿出一套方案,养猪人都称赞

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怎么办?老兽医拿出一套方案,养猪人都称赞已关闭评论

提到病毒性腹泻,很多养猪人有一丝忌惮,只要养过几年猪,谁还没遇见过腹泻呢?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中,病毒性腹泻造成的损伤最大,水样下痢,脱水严重,死亡率很高。在病毒性腹泻分类里,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绝对是猪的头号天敌。今天,我们就揭开这两个病毒性腹泻的真面纱,让养猪人能正确预防它,并且给大家一套完整的、经过多年临床试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寒冷的秋冬季节。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15天以内的仔猪感染后死亡率非常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症状逐渐减轻,肥猪多呈良性经过。发病猪和康复的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空气等,经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通风不佳、湿度大、密度大的猪舍内病毒更易传播。

症状:被病毒感染后,仔猪的潜伏期为16小时左右,育肥猪为2-3天。仔猪突然发病,继而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粪便多为灰白色或黄绿色,其中含有未消化的乳凝块或饲料。有些病猪体温先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迅速脱水,体重迅速减轻。严重口渴,食欲减退或废食。日龄越小的猪,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15日龄内的仔猪感染后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病愈的猪由于肠粘膜受损伤,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形成僵猪。

育肥猪和成年种猪症状比较轻微,采食量可能减少,有腹泻和呕吐,体重迅速减轻。母猪厌食,泌乳量减少。一般3-7天会自行恢复,很少发生死亡。

剖检症状中,主要病变部位在胃和小肠,胃内含有乳凝块或饲料粒,胃底粘膜轻微出血。小肠内充满黄绿色和灰白色黏稠物,含有未消化的乳块或饲料,肠壁变薄弹性差,肠管扩张透明。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后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的肠道疾病,主要特征也是呕吐、腹泻、脱水。这个病毒只会感染猪,并且各个阶段的猪都易感染,哺乳仔猪感染后最严重。传播方式和传染性胃肠炎基本一致,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播。每年9月份到次年4月份,各个地区均有该病的暴发,传染很快。

症状:哺乳期仔猪一旦感染,症状非常明显,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1-2℃,腹泻开始时排黄色粘稠粪便,之后变成水样腹泻。临床症状的轻重随年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一周内的仔猪常常于腹泻2-4天后死亡,病死率高达50%以上。断奶仔猪、育肥猪症状较轻,出现沉郁、食欲不佳,持续一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厌食、呕吐等症状。

剖检后,主要病变部位在小肠。小肠膨胀,充满浅黄色液体,肠壁变薄,个别肠黏膜有出血点。小肠绒毛变短,重症者绒毛萎缩,甚至消失。胃内常常是空的,其他器官没有实质性病变。

怎样鉴别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

这两种病从症状、发病时间、猪群大小等方面很难区分,实在是太相似,但是,经过多年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能鉴别出这两种腹泻的要点:

粪便颜色:传染性胃肠炎粪便多为黄绿色或乳白色,而流行性腹泻的粪便多为灰黑色;

呕吐多少:传染性胃肠炎感染后呕吐症状较多,而流行性腹泻主要症状为水样腹泻,呕吐症状较少;

粪便性状:传染性胃肠炎的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乳凝块或饲料颗粒,而流行性腹泻完全是水样腹泻;

病变部位: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内有内容物,胃粘膜有轻微的出血;而流行性腹泻的胃内基本是空的,胃没有病变;

治疗难度:传染性胃肠炎比流行性腹泻要更好治疗。

 
  •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现实中投资经营、诊断治疗等依据,敬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