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及防控新方案

猪病防治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及防控新方案已关闭评论
目前,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猪群的健康[1],并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自2011 年以来,全国从南到北许多使用伪狂犬gE 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出现了猪群(特别是母猪群)gE 野毒阳性率大幅度升高和商品猪高死亡率的新情况,多年以来一直被认为稳定且易于控制的伪狂犬病呈现了一系列新的流行病学情况。本文对伪狂犬的感染、流行病学新特点和防控措施以及新免疫方案进行简要论述,供大家参考。
1、伪狂犬病毒感染特点
伪狂犬病最早在美国发生,我国于世纪40 年代末在猫中首次发现伪狂犬病毒,60 年代初在猪群中也出现了该病毒流行。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毒的天然宿主、贮存者和传播者。此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常在猪群中爆发流行。该病毒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主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哺乳仔猪高死亡率及种猪不育。除了使新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外,PRV 还可以侵害免疫系统,使其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如蓝耳病(PRRS)。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能感染多种宿主。猪感染PRV 后,呈现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长期携带病毒,出现临床症状的耐过猪也能成为病毒的携带者,成为传染源,这增加了PRV 的防控难度。多年来我国广泛使用PRV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来防控猪伪狂犬病,但是伪狂犬潜伏感染和终生带毒的感染特点为伪狂犬的免疫和防控留下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免疫效果不理想,伪狂犬就存在散毒和发病的危险,因此必须对伪狂犬的感染和免疫特点有科学的认识,采取合理的免疫和监测方案,有效控制伪狂犬病。
2、伪狂犬病流行病学新特点
2.1 伪狂犬流行现状
2011 年很多猪场发现伪狂犬野毒流行,阳性率升高,这次流行对生产种猪的危害很大,几乎所有高阳性率的猪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母猪流产和仔猪死亡情况,中大猪可见发烧和呼吸症状。重点在华北及周边的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猪场严重感染),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和仔猪死亡,也有引起狗、猫和狐狸死亡的案例。在这些出现YQ的猪场,实验室大多能检测到伪狂犬野毒。2012 年伪狂犬野毒阳性率急剧升高,在河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继续发生和流行,个别省份较为严重,发病猪场数量多,损失较大。发生YQ的猪场均进行过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临床上呈现出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发病母猪群流产、仔猪神经症状和死亡率高,生长猪可见有神经症状的病例。2013 年伪狂犬的发病和危害略有减轻,但是野毒阳性率依然居高不下。大部分猪场伪狂犬的发病原因是对伪狂犬病的疫苗接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免疫或没有坚持有效的免疫程序和免疫密度。研究还表明,伪狂犬感染后,中大猪群的显著表现为僵猪比例升高和呼吸道疾病严重化,生长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降低。
2.2 伪狂犬抗体监测分析
海利技术团队对2013 年全年度伪狂犬gBgE 抗体的检测数据做了系统的分析,如图1、图2表显示。根据对猪群和猪场伪狂犬gE野毒抗体阳性率数据(图1)分析,2013 25 个猪场786分血清的检测结果:伪狂犬gE 野毒抗体总阳性率31%,江西个规模化猪场血清检测结果:伪狂犬gE 野毒抗体阳性率29%  98% ;浙江某800 头规模母猪场种猪和商品猪群血清检测结果:各猪群伪狂犬gE 野毒抗体总阳性率50%  70% ;对某集团猪场(伪狂犬疫苗免疫程序母猪、公猪年,仔猪日龄滴鼻,头份头,50  60 日龄免疫次,头份头)检测种猪和商品猪群血清检测(图2)结果:公猪、母猪的gB 抗体阳性率100%,抗体合格,商品猪第12gB 抗体阳性率90.91%gB 抗体开始下降,第16 gB 抗体阳性率20.00%,第21 gB 抗体阳性率10.00%。在种猪群伪狂犬gB 抗体完全合格的规模化猪场,商品猪在育肥期(16  21 周龄)伪狂犬gB 抗体急剧下降。根据对图和图的分析:猪群和猪场伪狂犬gE野毒抗体阳性率大幅度升高并存在伪狂犬发病和相关症状;在种猪群伪狂犬gB 抗体合格的猪场,在育肥阶段的商品猪伪狂犬gB 抗体下降严重,存在感染风险。这一情况需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2.3 伪狂犬阳性率升高原因分析
1)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特点是一旦感染终生带毒,同时血清抗体不能完全中和病毒,在疫苗免疫密度和效果下降的时候更容易散毒和传播,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猪场都存在伪狂野毒的感染,种猪群带毒普遍,因此伪狂犬野毒感染风险一直存在。
2)种猪群伪狂犬gE 抗体阴性和阳性不分,由于我国目前的养殖水平和观念的限制,部分猪场在明知道种猪带毒的情况下依然不舍得淘汰,有些猪场做不到进行全群普查,导致种猪群阴阳性混养,无法做到从种猪源头上切断传染源。另外,种公猪带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坚决淘汰伪狂犬gE 野毒抗体阳性的种公猪。
3)不重视商品猪群的伪狂犬疫苗免疫,多年来由于种猪群的伪狂犬gE基因缺失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伪狂犬的控制效果也比较理想,导致部分猪场认为伪狂犬只要免疫好种猪群就行了,不重视商品猪群的免疫,有的猪场商品猪群根本不免疫或者只在35 日龄左右免疫一次,后期也没有跟踪监测。根据图的分析,商品猪在育肥期抗体下降非常严重,在商品猪群没有进行有效的疫苗免疫的情况下,伪狂犬gB 抗体在后期很可能会变成阴性,从而成为伪狂犬病感染和发病的高易感群体。
4)猪场猪群没有伪狂犬gB/gE 抗体监测计划,对猪场的伪狂犬gB/gE 抗体情况一无所知,不了解猪场伪狂犬感染的实际状况,一旦发病则损失严重。
5)伪狂犬病毒本身的变异可能也是造成猪场伪狂犬gE 野毒阳性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变异与毒力增强之间的相关性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3、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3.1 加强综合管理措施
加强猪场的综合管理措施,确保全面的营养和有效的消毒措施;防止种公猪精液的散毒;确保初生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以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母猪阳性率高的猪场仔猪一定要进行滴鼻免疫以阻断早期感染;猪场要进行灭鼠工作以及禁养猫、狗等动物,由于伪狂犬的感染谱非常广泛,鼠、猫、狗等都可以带毒和充当伪狂犬的传播媒介,猪场必须控制好鼠患,禁养猫、狗等动物,减少传染源和切断传播媒介。
3.2 执行科学免疫程序
尽管伪狂犬gE 野毒抗体的阳性率大幅度升高,但是在本病的防控上,国内外的疫苗被证明都是有效的,必须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群、公猪群必须有足够的免疫密度,达到 4年。海利技术团队建议,在gE 野毒阳性率超过10% 的猪场:种猪群免疫年,剂量加倍;商品猪日龄滴鼻,头份头,50  60 日龄肌注免疫头份头,80  100 日龄肌注免疫2头份头;常规免疫:种猪群免疫年;商品猪日龄滴鼻,头份头,50  60 日龄肌注免疫头份头。部分猪场商品猪80  100 日龄增加一次伪狂犬疫苗免疫对控制伪狂犬病和呼吸道综合征有明显效果,再次证明伪狂犬是引起商品猪呼吸道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之一。
3.3 进行伪狂犬抗体监测(gB/gE抗体)
在执行科学的伪狂犬疫苗免疫程序的前提下,必须定期进行猪群伪狂犬gB/gE 抗体的监测,监测频率3年,及时掌握猪群伪狂犬gB 抗体的抗体水平和gE 野毒抗体阳性率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免疫程序和增加免疫剂量。坚决淘汰gE 野毒抗体阳性的种公猪,对gE 野毒抗体阳性的母猪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猪场母猪群的更新进度逐步进行淘汰和处理。
3.4 净化伪狂犬病
目前伪狂犬的阳性率普遍升高,但国内外伪狂犬gE 基因缺失活疫苗被证明是有效的,完全可以控制伪狂犬病,因此伪狂犬的净化是可行且能够达到的。猪场要想做到净化伪狂犬病,需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和生物安全措施;2)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猪群必须达到足够的免疫频率和免疫剂量,商品猪80  100 日龄加强一次免疫具有重要意义;3)抗体监测至关重要,特别是伪狂犬gE 野毒抗体的监测,坚决淘汰带毒种猪,尤其是种公猪。只有严格执行免疫监测淘汰的机制,猪场才能控制伪狂犬病并最终净化伪狂犬病。
4、小结
2011 年以来,猪群伪狂犬gE 野毒抗体阳性率急剧升高,几乎所有高阳性率的猪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繁殖障碍和商品猪死亡的情况,伪狂犬病的危害抬头,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足够重视。本文就伪狂犬近几年的流行病学新特点和gE 野毒抗体阳性率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伪狂犬的感染和危害以及流行特点,海利技术团队提出新的免疫方案:0 ~ 3 日龄滴鼻、50 ~60 日龄和80 ~ 100 日龄2 次疫苗免疫,种猪群普免达到4 次/ 年的免疫密度。同时加强猪场的综合管理措施,为猪场伪狂犬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帮助。(资料来源:执业兽医)
weinxin
猪价行情信息
微信关注公众号【猪价行情信息】
微信扫一扫,随时看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