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日,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进口冷链管理不断加强,却仍有从业者出现感染。
1
多地进口冷链食品或内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12月2日到5日,河南中牟、山西临汾、安徽合肥、辽宁营口、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发现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XG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河南中牟县一批冷冻鸡整翅XG检测阳性
12月5日,郑州市按照“每车、每类、每批”必检的管控要求,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时,发现中牟县万邦市场一批原产地为ELS的冷冻鸡整翅内包装样本呈阳性。目前,车、货、人均在待检区隔离管控,该批货物未流入市场销售,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记者了解到,接报后,河南省委、省ZF高度重视,郑州市委、市ZF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事发地,市、县两级YQ防控机构进口冷链食品专班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对货物封存、司机隔离的同时,迅速开展全面消杀、货物溯源、人员流调和样本核酸复检工作。
经调查,该批冷冻鸡整翅共27吨2700件,原产地为ELS。
山西临汾:进口冷冻肉品外包装阳性
12月5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XG肺炎YQ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通报,尧都区对已封存的进口冷冻肉品进行XG病毒常态化主动全面核酸检测时,在某农贸市场检测出一份印度进口的冷冻带鱼外包装结果呈阳性。
安徽合肥:超市冷冻牛肉外包装阳性
安徽省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信息称,12月4日,合肥市蜀山区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经市疾控中心复核,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牛腩外包装XG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截至目前,直接暴露人员及一般接触人员共113人已全部追踪并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问题食品购买者共32人已全部追踪并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辽宁营口:阿根廷冻牛肉外包装阳性
12月4日,辽宁营口大石桥市疾控中心在对12月3日进入域内的进口冷链货物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营口牧源肉业有限公司异地取道来营的阿根廷冻牛肉外包装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营口牧源肉业有限公司已被封闭,货物均未出库。截至12月5日1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黑龙江哈尔滨:冷冻食品阳性
12月4日,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对黑龙江省哈尔滨润水吉商贸有限公司进行产品售前检测过程中,发现一份冷冻食品(商品名为“甲壳烧”)XG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截至12月4日23时,已采集相关人员、涉事食品及环境样本606份,其中58份样本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样品正在检测中。
浙江玉环:菜市场猪肉摊位检出阳性
据“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2日21时,浙江玉环市疾控中心在城关中心菜市场猪肉摊位采集的冷链食品XG病毒核酸日常监测样本中,发现一份巴西进口的冷冻猪后腿肉标本XG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目前已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55人,并采集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已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城关中心菜市场外环境及重点食品样本30份,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湖北荆门:阿根廷进口牛肉外包装阳性
据湖北荆门发布的消息,12月2日下午,湖北荆门市疾控部门对掇刀区多辉冷库库存的冷冻食品进行常规XG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从上海洋山港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去骨牛前腱外包装样本,有1份检测结果呈阳性。
2
消毒人员并非百毒不侵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青岛这波YQ第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①可能在搬运过程中被感染,
②可能在消毒过程中被感染。
实际上消毒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一样,并不是百毒不侵,所以在进行消毒的过程,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被感染风险。加强自身防护,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非常重要。
3
消毒人员该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
①从事消毒的人员最好是有资质的。今年人社部已经专门把消毒员作为一个职业,大家应该努力按照消毒员的职业要求去做。在还没有取得消毒员资格的情况下,一定要培训合格以后再上岗,对消毒以及自我防护的知识能有所了解。
②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冷链食品的消毒人员也好,工作人员也好,既要穿很多衣服,又要做好防护,还要干重体力活,所以防护可能比平常要难一些,但再难也要保证安全。
③一定要注意做好手的卫生。接触了冷链物品以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手的消毒或清洁。
④有条件的话,建议接种应急疫苗。
⑤如果能做到集中食宿,还是有必要的,方便及时监测自身健康。
4
冷链食品如何安全管理?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对冷链食品的管理有一整套的措施。第一步就是消毒。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把冷链食品的表面基本恢复到常温状态再进行消毒。第二,对于一定要在低温情况下进行消毒处理的,对于检测阳性的,采用封存的方法,或者直接焚烧、销毁、填埋,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处理。现在面临的情况是我们对所有冷链食品的表面都要进行消毒,所以这一块的任务会更艰巨一些,我们也急切需要有一些新的技术来补充。
5
非正规渠道进口的冷链食品,如何监管?
GJ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三级调研员 夏伟:目前我们建的全国追溯体系实际上是三级加工,包括GJ层面的平台,省级平台,还有企业级的平台。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建追溯系统,自己开展追溯,小型的,甚至小微企业,它没有这种技术或能力去建追溯体系,在这个时候省级的平台就发挥作用了。
省级平台的定位,实际上是追溯管理,还有公共服务,为这些没有自建系统的企业去提供服务提供帮助。所以我们的考虑不管是大的、中的,还是小的企业,只要是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都要把它纳入到追溯中,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一些非正规来源食品的来源渠道,其实不管有没有YQ,这部分就是非正规的,也一直都是相关部门打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