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进行,猪价不再像节前那样频繁波动,而不断走高的仔猪价格,似乎预示着市场看涨节后的态势?
2023年猪价持续处于磨底阶段,截至年末,全国外三元交易均价14.98元/公斤,同比降幅19.49%。从全年整体趋势来看,2023年猪价仅出现两波明显的上涨,第一波在2月份,由于二次育肥看涨下半年行情,抢占部分标猪货源,导致2月份整体供应量缩减,猪价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第二波出现在7月份,同样也是由于二次育肥的再度拉动,加之散户与集团共同配合缩量,猪价自北向南联动上涨,猪价攀升至年内高位水平。在两波高点中,7月份的拉涨幅度明显高于前者,但与去年的最高点相比,降幅高达38.81%
受此前寒潮天气和暴雪天气影响,1月底猪价出现短暂拉升。多家上市猪企1月生猪销售也出现回暖迹象,比如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与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环比分别上涨1.84%和0.44%。
但这并不意味着节后的猪价同样会延续这样的涨势,中信建投期货养殖生鲜首席分析师魏鑫就表示,目前生猪产能处于大趋势下的继续释放和小周期下的阶段去化过程中。国内整体能繁母猪存栏较2023年初有明显下行,但下行幅度有限,同时结构改善,生产效率有所提升;预计生猪总体存栏在年后会相比四季度有季节性的下滑,但总存栏仍处高位;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屠宰方面出现了春节前高峰以及冬至前次高峰,整体符合季节性预期。
王祖力也同样表示,春节期间,生猪市场行情或呈震荡态势;春节后,因节前集中备货导致采购需求进入淡季,预计猪价将再次进入下跌行情。
宝城期货研究所负责人闾振兴认为,今年一季度生猪产能去化仍将表现缓慢,市场供应充裕,需求季节性回落,猪价整体或难以摆脱弱势格局。2023年12月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同比增长3.7%,这些猪将在未来1—2个月出栏,预示着生猪市场供应仍较为宽松,春节后生猪养殖将延续亏损。此外,在短暂的节日效应过后,白条肉的量价齐增难以为继。从备货节奏来看,远途备货已经接近尾声,屠宰企业的冻品库存虽然高位小幅去化,但绝对值仍处于高位水平,超过去年同期近50%的冻品库存仍将面临消化压力。
“我们认为,春节节后猪价或将承受较为明显的压力,可能会再度创下年内新低。不过也可以注意有两方面支撑因素可能会限制猪价的回落空间,一是冻品储存是否再度出手,二是市场乐观预期能否促使猪价表现更加平滑。”闾振兴表示。
再往后看,王祖力认为,随着2023年国内能繁母猪数量的连续回调,新生仔猪数量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已经同比下降。随着生猪产能逐渐回调到合理水平,叠加市场需求有望从二季度逐步好转,预计今年二季度生猪价格有望好于去年同期,下半年生猪市场有望转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