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猪价经过三天大幅回调后,2月4日,24省生猪价格再次出现上涨,涨幅最高0.9元/斤。今日全国生猪均价为7.48元/斤,较昨日上涨0.23元/斤。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河南等省均价在8元/斤左右,其中江苏生猪均价单日上涨0.9元/斤,高价区已涨至8.8元/斤,距离9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其中,黑龙江、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甘肃、新疆、重庆、四川、贵州等省涨幅0.2~0.3元/斤,内蒙古、陕西、山东、安徽等省涨幅0.4~0.5元/斤,辽宁、吉林、河北、江苏、河南等省涨幅达0.6~0.9元/斤!
而广东、福建、云南等三省则小幅下调0.1元/斤。
上周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继续下滑。卓创资讯监测全国生猪平均交易体重122.08公斤,环比跌0.48%,跌幅较上周扩大0.15个百分点。随着春节临近,养殖方主动减重意愿偏强,加之对年后行情看跌推动其加速出栏,生猪压栏周期缩短带动交易均重回落。同时,中部地区备货积极性提升,宰量增幅较大,价差扩大带动调运利润提升,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猪源流入增加,实现区域生猪加速消化,助推交易均重下滑。而需求方面,上周国内生猪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持续上涨,周内平均开工率46.90%,环比上涨9.06个百分点。本周屠宰企业开工率环比上涨。随着小年到来,叠加受降雪预期影响,下游备货积极性显著提升,屠宰企业订单增加,支撑开工率增至高点。
和合期货指出,1月生猪现货市场呈现北强南弱的特点,北方地区生猪供应阶段性断档,而南方猪源不断流入,北方猪价涨幅强于南方。春节前期,养殖端看涨情绪转强,节前备货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猪价,同时年节将近物流运输资源紧张、运费上涨,生猪市场短期盼涨看涨情绪浓厚。供需双重利好提振下,短期猪价上涨。2月初正值大范围降雪天气影响,生猪运输受阻,进一步增加基层养殖户出栏的难度,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转强,缩量猪源流通。临近年关,猪肉消费进入真正的旺季,终端市场生鲜猪肉购销积极性大幅提升,屠宰企业订单量增加。短期来看,生猪价格稳中偏强运行,但涨幅有限。
卓创资讯预计未来一周生猪行情或先降后稳,部分区域在中期小幅上涨。供应方面,部分养殖集团在1月份集中出栏完毕后,春节前出猪数量或有所减少,降价对其影响较小,因此有领降动作。目前部分养殖场及散户仍有部分猪源待出栏,为保证一定出栏速度,价格或下降。需求方面,今年春节备货较以往提前,屠宰企业生猪需求量或已达到高峰,宰量继续上涨空间或减弱,对行情的支撑力度有限。
据我的钢铁网报道,尽管2023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微降但存栏基数仍大,且彼时母猪配种量、仔猪存活率等并未过多受猪病和低价影响而出现较大变化,故2024年2月供给端大背景仍为“过剩”,不过2023年四季度中东部部分省份受猪病影响,商品猪存栏出现大量被动去化情况,造就1月底冀鲁豫“缺猪”、行情大幅上涨局面。
猪价阶段性大幅上涨,但行业亏损局面仍未转变。1月自繁自养月均亏损62.42元/头,较上月亏损减少37.79元/头;5.5月前外购仔猪本月亏损64.14元/头,较上月亏损减少了79.34元/头。不过,当前猪价与行业平均成本线已极为接近,2月值农历春节时期,猪价能否延续高位运行,一举冲破至成本线以上?
从供应端来看,2月初,终端节前备货态势延续、行情预期较强,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偏高,但中东部各省降雨降雪天气多发且年节前物流资源紧缺、运费上涨明显,南方及东北猪源对华东、华中地区援助量有限,故月初中东部各省都将处在供应偏紧状态,不过随着运输障碍减弱、各地猪源大量涌入或降出现阶段性踩踏情况,而南方市场受猪病影响有限且规模场产能逆势扩张,供给端仍处过剩状态,月初供给端整体处在中东部相对缺猪、东北及南方相对充足局面。
2月中旬,时值农历春节期间,养殖端出栏稍停滞,下游贸易及终端屠企交投均不活跃,供给量较月初明显缩减。2月下旬,市场回归正常交投氛围,养殖端逐步上量,物流运输恢复,南猪北调量增加或将明显缓解华东、华中等省份阶段性缺猪局面,且市场整体供给压力逐渐增大。故2月供给端总体呈现“增减增”趋势。
从需求端来看,2月初为春节前备货高峰,屠企宰量节节攀升,农村、乡镇消费增量明显;2月中旬,春节期间、备货结束,虽家庭消费、宴席消费有所增量但相较于备货需求增量而言明显不如;2月下旬,节后家庭聚集性消费减量且消费意愿短期明显减弱,需求量降幅明显。故2月需求端总体呈现“大增-小减-大减”趋势。
因此综合来看,预计2月初在供需利好及情绪助推下,猪价将持续走高;2月中旬供需变化不大,行情变化有限、或小幅走弱;2月下旬在供给持续增量而需求大幅减量拖累下,或明显走弱,尤其河南山东等省缺猪局面改善、继续拉涨动力不足。可见,短期行情继续上行阻力仍大,行业利润短期仍难以明显修复,猪企亏损局面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