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环节:
1、临床上抗生素使用效果较差(母猪炎症、产房和保育舍仔猪死亡率增加)?是否是耐药性增加的问题?如何正确的轮换用药?
黄毓茂:临床上使用效果差,首先要清楚疾病诊断,其中有一个主因叫继发感染和并发感染。如果猪场是在蓝耳病的高发期,又天天用药,你以为能把细菌等继发感染控制,但是蓝耳病并没有去掉,所以时不时就会感染,临床效果、用药效果就比较差,因为没有控制好真正的病因。这就会导致尽管看到的现象是猪只突然倒地、关节肿等,但实际上它的源头是蓝耳病。蓝耳病控制不好,靠人为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尽管能减少一些死亡,但效果是有限的。
我们现有的抗生素,除了这几年出来的替米考星之外,以前都是老药。这么多年,无论是从动物还是人来讲,抗生素研究的速度、力度下降,主要原因还是太容易产生耐药性。但耐药性问题还是要考虑。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委托第三方把猪大肠杆菌等常见病,链球菌、副猪等常见的继发感染,进行样品实验,有意识地使用不耐药。
但也可以通过轮换用药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不用轮换。因为尽管做了样品实验,可能有些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比如阿莫西林对链球菌还是有效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做实验,进行耐药性分析,从而选择药物使用;也可以简单化,如果用了有效,就不需要换;如果无效,就需要判断是疾病诊断的问题,还是耐药性的问题。
2、作为猪场,有哪些因素会让我怀疑猪场感染了球虫?
翁亚彪:球虫感染,首先需要了解球虫发病时会有哪些特有表现。球虫在体内有五六天的发育时间,完成体内发育后后代卵囊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温、湿度和有氧条件下进行孢子发育,发育完成以后才能感染其他猪只。
因此,球虫病是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相关的疾病。孢子发育需要的条件是高温、高湿环境。如果场地是阴阴湿湿的、温度也够,就能够达到孢子化,最后就有重新感染猪只的能力,这也意味着能够发育到有感染能力的卵囊越多,这样的场地就容易发生球虫病。
第二,球虫卵囊有一层非常致密的卵囊壁,可以保护里面的虫体,一般消毒药难以进入卵囊内杀死虫体,因此,常规的消毒方法对球虫病防控是无效的。所以,球虫一旦在猪场里存在以后,猪群会被反复感染。判断是否为球虫病还有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是,猪只的易感天龄是7~15天。因此,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如果猪场一旦发过球虫病,以后还会经常复发,而且仔猪刚好又在最易感时期发生了腹泻现象,暂时没有找到诸如传染病问题或是因某些生理性引起的腹泻问题的话,很大可能是球虫感染问题。如果有实验室诊断条件,建议通过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
3、诗华有哪些独特的球虫疾病诊断方法?
李彦超:猪囊等孢球虫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OPG(每克粪便卵囊计数)漂浮法、染色镜检以及自体荧光镜检等。
镜检存在一定缺陷,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涉及最低检测量的问题。比如用漂浮法来检测,如果每克粪便的卵囊数低于333个,是检测不出来的。此外,漂浮法所用的样本量较大,每个样品需收集5-10克粪便,样品的收集送检工作量非常大。
诗华开发了一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去诊断球虫的方法。这种方法最低检测量非常低,只要每克样品里有10拷贝DNA就都可以检测出来,检测所需样品量也比较小,每个样品需要0.3克,收集3~5克粪便,采用全自动化的操作分析。除了诊断准确以外,定量PCR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评估猪场的感染压力究竟有多大。根据测出来的CT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猪场感染压力。如果CT值大于等于40,我们判定它没有检出;CT值在38~40之间,那么是处于可疑感染状态;CT值在35~38之间,属于低感染压力阶段;CT值在30~35之间,属于是中等感染压力;CT值小于30,提示猪场球虫感染压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