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耳法:又称剪耳法。用特制的耳号钳,在家畜(牛、猪)的左、右两耳边缘打上缺口,每剪一个耳缺代表一个数字,把两个耳朵上所有的数字相加,即得出所要的编号。这里以猪编号为例:在育种场或纯繁场,为了选留后备母猪和育种、科研的需要,必须在仔猪出生时给其编号。常用的编号方法是剪耳法,即在仔猪的耳朵上,用耳号钳剪出几个缺刻,每一缺刻代表一定数字,各缺刻之和即为该猪的号码。缺刻代表的数字,目前中国虽无统一标准,但大致有两种方法。
在种猪场用大排法和窝排法两种剪耳法。大排法为左大右小,上1下3,公单母双,即右耳上部一个缺口代表1,下部一个缺口代表3,耳尖缺口代表100,耳中圆孔代表400。左耳上部一个缺口代表10,下部一个缺口代表30,耳尖缺口代表200,耳中圆孔代表800。此外,也有采取左大右小,上3下1的打法。窝排法为左耳窝,右耳号,上大下小,公单母双。
(2)育肥猪场育肥猪场的特点一般是母猪自繁自养,留种扩群,而公猪多外购。因此,中小型育肥猪场仔猪耳号可以简单地采用标亲法标识亲缘关系。中小型育肥猪场种公猪量较少,猪场的种公猪及头数不可能常变更,可以给公猪按着年龄大小进行第一次编号;以后在没有淘汰之前它的号数不变,淘汰后此号给新增的公猪。具体为左耳父,右耳母,上1下3(或上3下1),即左耳打父号,右耳打母号。例如,公猪8号、母猪10号。如母猪要编号的较多,右耳尖可打缺为10,耳内打小洞为20,这样,本猪场的后代留种的母猪就不会和其父公猪及父公猪亲缘近的公猪交配。避免出现近交现象。母猪号对于窝选留种有帮助(初选、复选)。这种猪的编号,再配合猪场生产中的各项养殖档案的记录,包括配种记录、母猪产仔哺育记录、种猪生长发育记录、种公(母)猪系谱卡、猪群变动表等,是家畜育种场或规模化猪场生产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2)刺墨法:此法在犊牛生后就可进行。在犊牛耳朵内部用针刺上号码,作为标记。先将犊牛右耳里边用热水洗净擦干,取适当的数字号码(由针组成),嵌入特制的耳标钳内,在右耳内部进行穿刺,在穿刺处涂以黑色的墨汁,或煤烟酒精溶液。伤口长好后即可显出明显的号码。中国也使用墨汁用纹身方法将标志纹入马口腔内黏膜皮下,具有隐蔽、美观、终生不变的特点。
(3)角部烙字法:用特制的烙印烧红后,在角上烙号。牛在2~2.5月时,就可在角上烙号。如果烙得均匀平坦,而牛角又不脱皮,则角上号码可永不磨灭。
(4)火烫烙号法:将金属制作的标志投入火中加热,按放在马皮毛上数秒钟后取下,受火烫伤的皮肤结痂康复后再生长出来的被毛变为白色,且永久不变。火烙法会损伤真皮部,影响皮革质量,而且烫伤结疤往往感染化脓,造成创痕一片,字迹模糊,难以识别,同时,火烙对畜体痛感亦大。
(5)笔录法:用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笔在牛身显要部位(白色毛区)写上号码,留下的字为红色或褐色。此法应在晴天进行,写的号码一般仅维持1~2个月。
(6)冷冻烙号法:冷冻烙号是给牛作永久标记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液态氮在牛皮肤上进行超低温烙号,能破坏皮肤中生产色素的色素细胞,而不致损伤毛囊。以后烙号部位长出来的新毛是白色的。该法的优点是清晰明显,极易识别,永不消失;操作简便,对皮肤损伤少,牛体无痛感;缺点是烙铁字号在牛体皮肤上贴按的时间比火烙法要长(特别是干冰加醇冷烙法),因此不小心时易使烙铁字号错位,影响烙号效果。给白毛的牛体冷烙时,要比深毛色的牛体延长10~15s的烙号时间,以破坏真皮和毛囊,抑制被毛生长,使其光秃。因此烙号不如深毛色的牛清晰。
(7)颜料法: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作临时标记。如产羔时需在产羔母羊和羔羊身上用相同颜色的涂料打母仔号等,可选用毛纺厂生产的专用标记涂料,或用易洗掉的色料作标记。基层生产单位出于方便,经常用油漆或沥青等在羊只被毛上作标记,造成疵点毛,给毛纺织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8)金属耳标法:用特制的钢字把号码打在金属耳标上,再用耳标钳把耳标夹在牛耳上缘适当地方。夹耳标时应注意不要使耳标压住牛耳朵的边缘,以免被压部分发生坏死,而使耳标脱落。给小牛戴耳标时,应留适当的空隙,以备生长。
(9)塑料(橡胶)耳标法:用不退色的色笔将牛号写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耳标上,用专用耳标钳固定在耳朵中央,标记清晰,站在2~3米远处也能看清号码。(资料来源:猪场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