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申明:本微信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供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猪场生产发现的主要问题:反映饲喂某饲料厂的B阶段饲料后,育肥猪出现明显的消瘦问题长势不好,阶段料肉比较高。反映B饲料的饲喂是从猪只90日龄左右开始饲喂,阶段饲喂料肉比达3.2,超正常阶段料比高0.5以上,且长势慢猪毛色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驻场实际查看生产情况,就实际生产中发现导致阶段料肉比高的具体因素分析如下:
1. 根据猪场实际的饲养环境来看,育肥舍通风、降温问题较为明显,猪舍房屋建造的地势较低,加上猪场种植了大量的杨树,几乎没有自然风可以吹进来。猪舍为传统式半露天设计,除两栋猪舍安装冷分机,因冷风机为数量太少(每栋两个单元3台)实际效果也不够好。根据实际栋舍空间面积每栋需要这样的设备5台,加上通向露天的小门也不能密闭所以整体降温效果不够理想。
半露天的育肥猪舍4栋,且猪舍栏与栏之间隔栏是砖墙结构,隔墙高度在1米高,通风条件很差,猪舍内只用电风扇吹风,一个栏饲养20头左右育肥猪,这样的通风基本是没有效果的。
7月-8月是夏季最高温的时候,7月13日入伏高温40天,最高气温度达37-38摄氏度,平均高温在32摄氏度以上的天数有19天,35摄氏度以上有6天,这样的高温再加上猪舍没有风机水帘设备,这样的环境猪只采食量肯定要下降,猪只在气温超32摄氏度时采食量要明显下降,有权威实验证明40KG猪气温达32度增重开始明显下降,环境温度达35摄氏度以上持续2天,猪只体重开始负增长。这就等于说这期间至少有一周时间,猪群是处于白吃不长肉的状态,势必进一步加大料肉比。
3.栋舍无法做到全进全出,增加疾病交叉感染隐患。
4.这样的环境加上猪舍饲养密度较大,每栏总面积(3.3X5.5平方)18-19个平方,而且露天舍部分的面积3.3X2.2=7.26平方,实际饲养15-30头猪。如若再加上赶上天气变化,高温猪只易中暑,下雨降温猪只受凉生病也在所难免,所以这样也会大大增加猪只死淘率。
5.据统计1-7月育肥猪只批次(从转入育肥舍至育肥出售)死亡率在7% 左右,甚至更高。
这样的死亡率如果在计算猪群料肉比的时候,不减去死亡猪只的采食量,这样更加加大了出栏阶段料肉比。在这样的死淘率下同样有一定的病、僵未死亡猪只,这样的未死亡猪只,他们的料肉比是特别的高,几乎就是白吃不长肉状态。
所以猪只健康是当前的首要问题,从发病猪只来看还是怀疑PCV-2(圆环病毒)的感染情况明显,主要还是保育猪转育肥后环境条件变差应激导致PCV-2 --(PMWS)继发HPS(副猪)、SS(链球菌)、APP等疾病的感染所致。
综上所列的因素,是最终导致猪群料肉比较高的因素。由于季节转换气温会明显下降,但是秋季的问题也会即将表现出来,秋季典型的气候是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在10度以上,且猪只处于露天无窗的状态下,猪只就会出现感冒或流感的发生,同时也会继发HPS、SS、APP等其他病症。
建议:夏季猪舍要安装风机水帘,同时要安装门窗保证能够密闭,这样风机水帘才能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同时注意全进群出的饲养模式防止疾病交叉感染,猪舍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夏季在没有有效降温的环境下一定要减少饲养密度。同时加强免疫、保健、消毒的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成活率、减少病僵猪只比例,更加会降低育肥猪的料肉比。
秋季主要控制猪舍温差,增加门窗可以适时人工开、关调控室内、外温度。若不安装门窗在现有的条件下,针对昼夜温差的应激,猪舍最经济、快捷方便的做法就是安装卷帘(当然封闭露天猪舍部分,安装门窗、风机、湿帘效果更加好),每栋猪舍分成两段做两组薄膜卷帘,根据天气适时调整卷帘遮蔽猪舍露天部分,其效果肯定明显且花钱不多,冬季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平时通风操作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
针对猪群的疾病问题个人建议:
1.猪群的健康普查,做全群的抗体检测筛查,针对母猪、产房、保育阶段抽血检测;对有隐患的阶段,调整免疫程序加强免疫检测。
2.针对性保健工作要加强,配种前后(控制炎症提高受胎率)、产仔前后(控制母猪三联症)、断奶前后(减少断奶仔猪应激提高抵抗力)、转群前后(减少转群应激,提前控制预见的感染问题如HPS、SS、PRDC等问题)加强针对性的保健。
3.搞好环境,如大环境消毒---增加对猪场排污沟道的消毒等,小环境舒适度---猪舍控温冷、热应激控制、冬季防贼风、通风换气,夏季高温高湿问题的控制。
以上为本人当时给某猪场服务写的一些建议和措施,通过后期猪场针对提及到的问题,猪场及时的改进和调整,很快猪场的育肥猪的批次成活率达到99.2%,B阶段料比逐步降到了正常标准。 (资料来源:智慧猪场)